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创造潜能”。
5月底,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将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在这项民政领域规格最高、竞赛职业最多、参与人数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综合赛事中,各路选手将拿出看家本领、展开激烈角逐。
一起来看看参赛选手故事,感受广州市老人院养老护理员马俊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拼搏奋进的精神风貌!
在重复中追求极致
●选手档案
姓名:马俊
岗位:广东省广州市老人院养老护理员
从业时间:7年
选拔赛成绩: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养老护理员赛项一等奖
提及参加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养老护理员赛项的经历,广州市老人院养老护理员马俊感受最深的就是这种看似简单的重复和对每个护理细节的精心处理,“在比赛前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集中训练,每天都会先与指导老师一起理解题目,理清题目中服务对象的需求,之后进行反复练习。”马俊有个习惯,每次一个人练习时,都会把操作过程进行录像。练习完毕后,再看一遍录像,从中找出细节上的不足,进行改正。
“养老护理员赛项内容涉及多项养老护理实际操作技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选手不但要按照严格的标准完成各项操作,还要体现出人文关怀,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所以,要通过自我检查,看细节处理上是不是还有更好、更节省时间的方式。”在反复练习的同时,马俊还和其他选手一起训练,相互总结经验,并担任对方的“老人模特”,从服务对象的角度体验每次操作的效果。
马俊曾经遇到过这么一道题:患有轻度认知症的徐阿姨入住养老机构的第一天晚上,因不熟悉环境,一直不愿休息。马俊觉得,这既是对选手护理技能的考验,也是对选手是否了解老人的心理变化、身体状况等的综合考验。
“首先要让徐阿姨的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身上,因为进入考场时,模拟的是老人正在看电视的一个场景,如果不先让老人转移注意力就开始做劝说工作,效果会很差。”征询老人同意后,马俊先把电视机关掉,然后耐心地询问老人的需求,是因为不熟悉环境导致睡不着?还是因为床铺的软硬、枕头的高低或是因为光线原因?了解到老人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后,马俊尽可能地还原徐阿姨在家时的睡眠习惯,将护理床调整到合适的高度,把老人喜欢的小玩偶摆放在床头,又将室内灯光调到老人习惯的亮度。整个过程建立在了解老人需求、尊重老人意愿的基础上,顺利地帮助老人适应了新环境。
马俊认为,参加大赛时对每个护理细节的反复练习和实际工作是一致的:“我们养老护理员每天服务着相同的老年群体,但他们每个人又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有不一样的想法和需求。所以,既要重复相同的工作内容,又要仔细观察每位老人的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自2017年到广州市老人院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后,马俊用心用情地护理着每位老人,也在为老服务中提升着自己的技能。“小时候,父母就教育我要多为老年人做事。到老人院工作后,每当我做的事情得到老人的认可,每当他们把我当成家人一样亲近时,这种被需要的感觉,都让我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马俊觉得,养老护理员不能只停留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层面,还要怀着同理心,主动走进老人的心里,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马俊曾经护理过一位情绪非常不稳定的老人。这位老人时常会产生轻生念头,马俊细心了解老人的情况后,把亲情陪伴作为每天必做的事,经常与老人聊天,听老人讲以前的事情。知道老人爱唱粤剧,他就陪着老人一起唱。在马俊的关心与陪伴下,老人情绪逐渐稳定,并把马俊视作自己的亲人,开始主动关心他。得知马俊喜欢吃叉烧酥,老人特意嘱咐前来探视的儿子带来叉烧酥,但正巧遇上马俊休假。上班后,当老人把一直留着的叉烧酥递给马俊时,老人脸上展现出孩子般开心的笑容,这笑容也一直深深地刻印在马俊的心里。
近两年,马俊先后参加了多次养老护理员大赛。他觉得,比赛中的每一次操作或与其他选手的每一次交流,都能让自己学习到新知识,对养老护理工作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既然选择了养老护理员岗位,就要努力做到最好。要不断挑战自己、提升自己,努力将工作干‘出彩’。”对未来,马俊充满了信心。
来源:中国社会报 2024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