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民政局 中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 广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广州“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机制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广州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2-06-02 16:26:06 阅读次数:-

各区民政局、老干部局、老龄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相结合,鼓励老年人,尤其是低龄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深入推进养老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根据《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有关规定,市民政局、市委老干部局、市老龄办联合制定了《关于建立广州“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机制的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广州市民政局 

中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    

广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5月16日  


关于建立广州“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机制的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相结合,鼓励老年人,尤其是低龄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深入推进养老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根据《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互助性、社会性、公益性原则,以激励为导向,探索以志愿服务时间存取机制为基础,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机制,推动形成“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科技支撑、制度保障”的养老志愿服务发展模式,激励老年人,尤其是低龄老年人参与养老志愿服务,实现养老服务需求与志愿服务的有效对接,不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广州“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机制的主要内容

  根据《志愿服务基本术语》(民政行业标准,MZ/T 148-2020),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是指为促进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而建立的志愿服务时间存取机制。广州“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机制,是按照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的时间存取理念,立足养老志愿服务发展,由政府协同社会力量,通过搭建线上线下平台,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存取机制。线上将依托志愿服务信息系统设立“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专项,实现“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的活动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记录和时数管理等功能。志愿者参加“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专项的志愿服务(以下简称“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将以“时间积分”的形式实现养老志愿服务的时间存储、使用和管理。主要内容如下:

  (一)服务主体:主要为18周岁以上且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倡导低龄老年人参与“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

  (二)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低保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经济困难家庭中的孤寡、失能、重度残疾、高龄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独居、空巢(农村留守)、中重度失能老年人等,以及存有养老志愿服务“时间积分”的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志愿者。

  (三)基础规则:志愿者参与“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将按1:1比例整数生成“时间积分”(即1小时志愿服务=1“时间积分”),“时间积分”可按照志愿者本人意愿进行服务或物品兑换、赠予直系亲属或向平台捐赠,不支持兑换资金。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建立分级管理体系

  建立“市-区-镇(街)-社区”四级联动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原则,由各级牵头单位统筹辖区内政府部门、社会和市场等多方面资源,推动构建稳定、持续的“时间积分”兑换体系,鼓励开展“在地服务、在地兑换”。

  1.市级由市民政局牵头,负责组织实施“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机制的标准化、信息化、制度化建设,开展推广培训,指导各区开展工作。

  2.区级由各区民政局牵头,负责区级信息平台账号管理,统筹本区养老志愿服务队伍培育、阵地建设、业务培训、资源整合、服务成效监管,负责本辖区内养老服务兑换资源上线及兑换审核,指导本区镇(街)级开展工作。

  3.镇(街)一级由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牵头负责,统筹辖区内养老服务资源,开展“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机制的政策宣传、整合周边志愿服务资源,配合辖区内特殊群体老年人服务对象的审核工作,指导本镇(街)社区志愿服务站点的建设工作。各镇(街)可以委托社工服务站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4.社区一级依托各类志愿服务站点,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开展服务范围内老年人尤其是困难老年人群体需求挖掘和发布、养老志愿服务队伍培育、养老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养老志愿服务资源链接等工作。

  (二)建立养老志愿服务项目库

  丰富“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机制中养老志愿服务类型,为服务对象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通用型养老志愿服务和专业类养老志愿服务(提供专业类服务的志愿者和组织应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及专业资质):

  1.通用型养老志愿服务

  陪同外出:户外活动陪伴,陪护行动不便的服务对象到户外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参加社区活动、散步、购物等。

  代办服务:代预约挂号、排队;代缴纳水电、煤气、话费等;代收寄快递;代领物品;代送物品;代买生活必需品;协助报修设备及物品;协助申请相关事务等。

  助洁服务:对客厅、卧室、厨房、洗浴间、卫生间等居家环境进行清扫、清洁;物品整理:整理床铺(铺床、叠被子)及其他物品;清洗与晾晒衣物、床上用品(床单、被套、枕套)、窗帘、毛巾等。

  精神慰藉:定期电话问候、聊天、安全提示;定期上门探访、关怀问候。

  助学服务:协助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应用、健康科普、指导学习防范金融和网络风险等生活技能及棋牌、歌舞、打球、绘画、看书等兴趣课程。

  助乐服务:通过茶话会、文艺表演、体育健身类、文化类、手工类等活动形式为老年人送欢乐。

  送餐服务:为老年人取餐、送餐上门。

  2.专业类养老志愿服务

  助浴服务:上门助浴、擦浴、外陪助浴、洗头等。

  个人护理:皮肤外用药物涂擦、口腔清洁、协助翻身、清理排泄物、褥疮预防、剪发、洗足、修剪指(趾)甲。

  安全援助:定期上门查看、定期电话查询,协助专业人员检查服务对象水电煤等情况,排除安全隐患;家居安全改造、适老化改造等。

  医疗保健:预防保健咨询、基础监测、医疗护理、家庭病床等。

  康复护理:康复咨询、器材锻炼、康复训练、康复理疗及其他康复护理项目。

  心理咨询: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缓解老年人抑郁

  情绪、老年期焦虑、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

  法律咨询:包括赡养、继承、监护、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知识普及等咨询服务。

  (三)完善“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下单-接单”机制

  1.需求发布。老年人可自行或委托他人通过“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的线上平台提出服务需求申请,经过审核程序后将在线上平台进行发布。

  2.志愿者接单。志愿者可根据自身特长,在“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的线上平台选取力所能及的养老志愿服务需求单进行接单。

  3.服务提供。志愿者根据服务需求单要求按时前往服务地点,开展养老志愿服务,并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签到、签退。

  4.服务对象评单。服务结束后,老年人可通过“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的线上平台对养老志愿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

  5.服务认证和“时间积分”生成订单完成后,接单志愿者将获得志愿服务时数,经过审核程序后,将按一定比例整数生成“时间积分”。

  (四)丰富“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时间积分”使用途径

  1.兑换奖励物资:定期上线“时间积分”专项兑换物资,兑换物资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用品、纪念徽章等,参与“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可以使用存储的“时间积分”进行兑换。鼓励社会通过慈善捐赠等方式为“时间积分”物资兑换提供资金、物资等资源支持,共同助力养老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2.兑换服务项目:定期上线“时间积分”专项兑换服务项目,兑换服务项目包括专业服务和志愿服务,参与“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的老年志愿者,可以按照兑换规则使用存储的“时间积分”进行兑换。鼓励有条件的服务机构为“时间积分”兑换提供免费或者优惠的项目支持。

  3.向直系亲属或困难老年人捐赠:志愿者参与“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获取的“时间积分”,可以向其直系亲属捐赠,按照平台规则进行兑换使用;也可以向“时间银行”有关项目捐赠,由项目运营单位统筹为困难老年人群体兑换相关物资或服务,并定期对捐赠“时间积分”的使用情况进行公开。

  4.获取荣誉标识和有关优待:根据志愿者参与“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的服务时长、服务质量等定期开展星级评定,为获得相应星级的志愿者予以账号标识,并从中选树典型,加强宣传推广。推动将参与“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达到一定时数的志愿者,纳入优先轮候入住辖区内的公办养老机构范围。

  (五)打造“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线上平台

  按照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机制的功能需求,依托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打造“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线上平台,并推动与我市为老服务综合平台等养老服务相关信息系统及国家、省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区级已自建系统的,应当推动与“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线上平台数据互联互通,促进养老志愿服务信息数据的统一归集和规范管理。2022年,完成线上平台基础功能建设,全面启动“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专项的活动发布、服务开展和时数累计。

  (六)打造“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线下阵地

  发挥“慈善+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机制作用,以志愿服务为牵引,联动社区慈善、社工、社会组织、志愿者力量,建立资源联动、多元协作的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网络体系。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颐康中心、养老服务机构、社工服务站、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干部)大学等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建立志愿服务站点,链接活动、课程和场地资源等方式,为“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发展提供阵地支撑和资源支持。2022年,率先在有条件的颐康中心、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养老志愿服务站点建设的试点工作,取得相关经验后再进行推广。

  四、保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区民政部门负责统筹“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平台搭建、机制建设和组织管理。市、区党委老干部工作部门负责动员和鼓励有意愿、有专长、有活力的老干部参与养老志愿服务,指导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干部)大学等学习活动阵地为“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开展提供支持。市老龄办负责发挥基层老年协会、长者云学堂作用,链接活动、课程和场地等资源支持“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开展。其他有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能分工,为“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支持。

  (二)落实经费保障。推动将开展“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机制的有关工作经费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的支持力度,积极发挥市慈善会“时间银行”专项基金和社区慈善基金作用,鼓励社会公众、企业通过慈善捐赠的方式为“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支持。

  (三)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机制的配套制度,推动志愿服务信息数据对接和归集管理。规范“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信息记录和证明出具,建立“时间积分”抽查监督制度,对弄虚作假等手段违规获得积分的予以处置。组建养老志愿服务专家顾问团,定期开展研讨交流,联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发展。

  (四)强化风险防范。完善“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机制的志愿者保险机制,鼓励保险金融企业参与养老志愿服务保险品种开发。加强“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情况的动态监测和风险研判,推动部门联动,强化对养老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引导和监督管理,保障“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宣传推广。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加强“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机制的宣传推广;建立健全养老志愿服务激励表彰机制,挖掘养老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事迹,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养老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营造“人人可为”的养老志愿服务氛围。


相关稿件


【音频解读】关于广州市民政局、中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广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广州“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机制的工作方案》的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