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服务专区 > 民政动态

科技赋能寻亲路 温情护送暖归途——市受助人员安置中心助力失联16年受助人员重返家乡

发布日期:2025-05-23文章来源:市受助人员安置中心阅读次数:-

  “锦旗上的字,是全家人对你们最深的感激!”2025年5月16日,李某的家属带着一面绣着“大爱若水,慈济天下”的锦旗来到广州市受助人员安置中心(以下简称“市安置中心”),这段跨越16年的寻亲长路,终于在科技赋能与民政温情中迎来终点。

  寻亲未果:失联母亲的漂泊与安置

  2009年,精神障碍患者李某意外走失,女儿心急如焚地向广州市公安局花都区分局城西派出所报警。此后数年,家属辗转广州、深圳、东莞多地寻亲,却始终音讯全无。李某因流浪乞讨被民政部门救助安置,并取名“徐某”,工作人员虽全力排查,通过登报寻亲、DNA比对、指纹比对等手段多措并举,均未能查明她的真实身份。但是,市安置中心寻亲工作小组并未放弃,及时为徐某建立寻亲档案,通过线上链接多方寻亲平台、线下寻亲询问、借助公安机关科技手段等方式长期跟踪寻亲线索。

  科技助力:AI与DNA破解寻亲困局

  2025年,科技的光芒照亮寻亲之路。广州市公安局花都区分局刑事警察大队一中队(以下简称“花都区刑警大队一中队”)运用AI人脸识别技术,在海量数据中精准筛查,敏锐发现市安置中心受助人员徐某与16年前走失的李某面部特征高度吻合。随即,花都区刑警大队一中队与市安置中心迅速联动,展开严谨的DNA比对工作。经过多轮核查,鉴定报告最终证实:受助人员徐某正是那位走失的母亲李某!

  认亲现场:跨越千里的泪目重逢

  确认受助人员身份后,花都区刑警大队一中队与市安置中心第一时间将喜讯告知李某女儿,并紧急联系湖北省红安县救助管理站协调接收事宜。认亲现场,工作人员陪伴李某接通视频通话,女儿16年的日夜牵挂凝成一声哽咽的“妈”,屏幕两端瞬间泣不成声。次日,李某的堂哥等家属专程赶到市安置中心现场认亲,看到面色红润、状态良好的李某时,他们难掩震惊与感动:“没想到她被照顾得这么好,和十几年前走失时几乎没什么区别!”家属们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用最朴素的话语表达着无尽感激。

  全程护送:返乡归途的温暖守护

  由于李某走失多年,未办理身份证,无法乘坐公共交通返乡,市安置中心充分考虑家属意愿与实际需求,协助她以“徐某”身份购买高铁票,并安排医护工作人员全程护送。路上,面对李某因陌生环境产生焦虑,工作人员耐心倾听她含糊不清的话语,细致照料饮食起居,轻声安抚道“别怕,咱们马上就要到家了。”跨越千里的归途,每一公里都承载着工作人员的责任与关怀。2025年5月20日,当列车抵达湖北省红安西站,受助人员李某与亲人再度相拥,久别重逢的泪水与欢笑交织,成为最动人的画面。

  此次寻亲成功,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团圆,更是“科技寻亲+精准安置+长效保障”的成功范例。近年来,市安置中心始终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寻亲效率,累计帮助57名受助人员踏上归途、成功返乡。未来,市安置中心将继续优化安置服务,为受助人员搭建温暖港湾,深化科技赋能寻亲,让更多“失联”化作“重逢”,为受助人员点亮回家的路。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