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服务专区 > 民政动态

银龄新生记——当养老院里响起康复协奏曲

发布日期:2025-04-30文章来源:市老人院阅读次数:-

  清晨八点,阳光透过健康小屋的落地窗斜斜洒在智能体检仪上,广州市老人院第三护养中心的长者开启了新的一天。这间集智能检测、专业咨询、趣味宣教与个性化康复训练于一体的健康小屋,通过个性化康复方案、多学科专业团队和互助式养老模式,已助力数十位老人实现从偏瘫卧床到独立行走的蜕变,成为长者心中温暖的健康港湾。

  自立新生:多学科护航下的康复路

  廖阿姨在入住市老人院前,一场中风让她右侧肢体偏瘫,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如今却成为健康小屋中的“励志榜样”。自健康小屋建立以来,她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她日复一日,雷打不动地坚持上肢抓握训练和下肢脚踏车力量训练。

  从最初需要护理员陪护,到现在能独立完成穿衣、进食,廖阿姨的进步背后凝结着跨学科团队的智慧结晶:医疗组精准评估神经损伤程度,康复师制定分阶段训练目标,护理团队设计生活能力重建方案,心理师定期开展动机激励。当廖阿姨因肩关节疼痛萌生退意时,中医团队及时介入进行艾灸理疗。正如廖阿姨所说:“刚开始抬手都困难,现在能自己穿衣服、扣纽扣了。手脚变得灵活,就连吃饭胃口都好多了。这里就像我的第二个家,越练越有劲头!”

  康复奇迹:从卧床到自主行走,郑伯重燃生活希望

  76岁的郑伯因中风复发,右侧肢体偏瘫,吞咽功能严重受损。面对压疮风险以及漫长的复健之路,市老人院的医护团队迅速行动,为郑伯建立了详细的健康档案和个性化康复方案。健康咨询师和康复师定期上门巡诊,全方位、多角度地密切关注他的健康状况,并量身定制了一套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在吞咽功能训练方面,护士循序渐进地引导郑伯进行吞咽练习;在肢体力量强化上,护理员每日带领郑伯到健康小屋,借助上下肢训练器械开展科学有效的训练;在日常技能培养上,护理员悉心指导“起床三步曲”等生活技能……

  在医护团队无微不至的照料与郑伯自身顽强不屈的坚持下,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郑伯迎来了巨大转变。从依靠胃管进食,到如今能经口进食糊状食物;从最初卧床不起,到能够独立完成短距离行走。郑伯的步伐坚定而有力,眼中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之光。

  银龄互助:退休中医师陈伯化身“健康大使”

  78岁的陈伯曾是一名中医师,如今已成为健康小屋备受欢迎的健康大使,为老友记的健康保驾护航。

  热心的陈伯定期驻守健康小屋的健康咨询区,凭借专业能力为老友们把脉问诊,结合季节变化科普养生知识:春季建议少食生冷、多饮百合粥润肺,夏日提醒注意防暑祛湿,督促开窗通风……提起陈伯,老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跟着陈伯学养生,感觉身体越来越硬朗,连感冒都绕道走啦!”

  廖阿姨的康复征程、郑伯的足迹、陈伯的养生方……第三护养中心的健康小屋,正以多学科协作为锚,以银龄互助为帆,在暮色与晨曦交替中构筑起温暖的银龄健康港湾,共同续写“老有所养”的广老篇章。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