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 > 2025 > 红色的印记(地名文化)

文德楼——广州最浪漫的红色史迹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4-07-31 09:58:37 阅读次数:-

  文德楼,位于越秀区文德东路25-27号,建于20世纪初,是由五幢三层高、风格统一的老式建筑组成,为近代带阳台的“洋楼”式建筑,坐南朝北,红砖墙,入口处有拱券式门楼,屋顶有天台及女儿墙。它是广州最浪漫的红色史迹之一,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邓颖超有一段“不解之缘”。

  1919年五四运动时,周恩来与邓颖超于爱国救亡活动中相识并彼此留下良好印象。1920年,周恩来赴法国勤工俭学,邓颖超到北京师大附小担任教员。他们鸿雁往来,在书信中互诉衷情。1924年9月,周恩来回国到广州工作。在组织的关怀下,1925年8月初,邓颖超从上海来广州与周恩来相聚。

  相恋六年,离别五载,这对志同道合的革命恋人最终在羊城结为伉俪。1925年8月8日,周恩来与邓颖超正式结婚。当日在北京路太平馆宴请大家,张治中、邓演达、恽代英、李富春、陈赓、蔡畅等不少国共两党名人参加。宴席上,邓颖超讲述了两人相识相爱的故事,还背了周恩来写给她的一首诗,而周恩来则为妻子代酒。婚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从中共广东区委搬到了文德楼的3号二楼。

  当年,租住此楼的还有李富春夫妇等中共广东区委主要同志。据史料记载,当时选择文德楼作为主要领导同志的住所,主要出于方便和安全两个因素的考虑:文德楼距离文明路的中共广东区委、万福路的中共广东区委军委及黄埔军校广州办事处都很近,环境安静,路口有一座更楼,比一般民居更具有安全性。

  1999年,文德楼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3月文德楼正式对外开放。从1924年到1927年,周恩来担任中共广东区委的负责人和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在广州留下了不少印记。文德楼因承载着周恩来、邓颖超伉俪的革命情缘这一段历史被后人永远铭记。

  注:本文内容部分摘自《红色的印记》地名文化读本,图片部分源自网络。

文德楼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