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沙区乡村地名介绍

来源:广州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5-02-27 09:40:34 阅读次数:-

【粤语阅读】

广州乡村地名“知多D”(第一期)——南沙区乡村地名介绍(一)


  南沙区作为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地区之一,圆满完成试点工作任务,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地名管理服务的新方式新路径,发挥“小地名”大作用,有效解决乡村地区地名短板和弱项,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形成乡村地名管理服务的“南沙模式”。2024年11月,南沙区入选全国“乡村著名行动”第一批典型经验做法并向全国推广。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南沙,领略乡村地名的魅力。

  一、大稳村

  大稳村是“乡村著名行动”市级重点创建村,位于南沙区东涌镇北部,是南沙区水乡疍家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河网纵横密布,传统民俗咸水歌等丰富多彩,还有疍家撑粉等特色小吃以及各式农家菜,极具岭南水乡韵味。位于沙鼻梁旁边的村文化展览馆用农具、渔具等各式各样的老物件和生活用品展示了大稳村往昔的民俗风情,重现过去村民生活劳作的场景。

大稳村牌坊.png
[大稳村牌坊]

  大稳村原名大云村,由于村内几条自然形成的河涌形状弯弯曲曲,俯瞰像一卷祥云,于是村民将几条河涌分别命名为“大云涌”“二云涌”“三云涌”,并将沿河涌两岸居住形成的几个自然村落合称为“大云村”,寓意像祥云一样的村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稳村社会安定和谐,经济稳步发展,加上粤语方言口音影响,村民逐渐将“大云”念成“大稳”,寄寓根基稳固,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一直沿用至今。

  村内特色地名——沙鼻梁:沙鼻梁位于大稳村北部,原为沙洲,因沙洲中部隆起,形状似鼻梁,故名。

沙鼻梁特色标志牌.png
[沙鼻梁特色标志牌]

  二、马克村

  马克村是“乡村著名行动”区级重点创建村,位于南沙区东涌镇西部,因村内曾有马沙、克沙2个自然村,各取一字,故名马克村。近年来,马克村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在村内建起了生态园、百果园等观光休闲农业区,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体验采摘、垂钓等农家乐趣,同时品尝各种特色农产品和乡村美食。马克村还以其独特的风铃花风景而闻名,每年春天,风铃花盛开,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诗意和浪漫,吸引大批游客到此拍照打卡。

马克村风铃花.png
[马克村风铃花]

  三、湴湄村

  湴湄村是“乡村著名行动”区级重点创建村,位于南沙区榄核镇西北部,过去因村内池塘烂泥多而深,俗称湴湄。湴湄村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乡。村内设有云纱星韵(香云纱)非遗文化园,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的历史沿革、制作工艺、产品种类及文化价值,亦可让游客亲手体验染色、晾晒等过程,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湴湄村——星海故里.png
[湴湄村——星海故里]

  湴特色产业——香云纱:香云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底蕴深厚,制作工艺独步天下。它是一种采用天然植物染料,经过复杂手工工序染整而成的丝绸面料,其独特之处在于“三洗九蒸十八晒”的繁琐过程,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是真正的匠心之作。

  香云纱的染整技艺,即晒茛工艺,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手工艺。它采用植物染料——薯茛汁,对丝绸织物进行染色,使其呈现出独特的色彩和质感。晒茛工艺流程十分繁复,完全靠手工制作。须经过坯绸准备、浸薯茛水、晒茛、封茛水、煮炼、过河泥、水洗、拉布、摊雾、卷绸、整装入库等 20 多道手工工序制成,包括浸、洒、封、煮、过河泥、水洗等在内的“三洗九煮十八晒”,完成染色过程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具有极高的工艺价值。

香云纱晾晒场景.png
[香云纱晾晒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