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个人/单位 | 反馈意见 | 采纳情况 | 理由 | 备注 |
1 | 王女士 | 广州市政府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民政府,为广州人民服务提供了许多的便利。但是城市内放烟花的这个行为还是比较明显,半夜的声音实在太大,我睡不着。希望制定相关法律法规,12点之后不许放烟花,努力构建一个绣花式城市。 | 不采纳 | 与本次征求意见主题内容无关。 | |
2 | 余女士 | 绣花式城市治理要适应城市发展的环境、能力和要求。首先要找出城市的问题和缺陷、不足,作出相关措施和出台相关政策;然后要坚持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后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不采纳 | 与本次征求意见主题内容无关。 | |
3 | 陈女士 | 基金申请使用流程过于繁琐,且到款时间线太长。使用范围标准不一,比如慰问困难群体,有些社区可以用,有些就不行。希望可以活化社区慈善基金,比如基金管理办法中的:“严格按照基金设立的用途管理和使用捐赠财产,专款专用;基金的资金指定项目和用途的,必须用于指定的项目和用途”。这一实际使用中根本操作不了,希望可以打通这一条。 | 部分采纳 | 社区慈善基金为专项基金,应按照专款专用原则进行使用。 | |
4 | 陈先生 | 目前社区基金各区慈善会统筹,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建议写上对社区2025年实现社区基金全覆盖中要探索出灵活有效的社区基金使用方式。 | 部分采纳 | 本治理计划具体内容已涵盖社区慈善基金筹集、运用等环节的有关内容。 | |
5 | 徐女士 | 1. 治理任务具体内容:一是,完善社区慈善基金的政策指引;二是建立社区慈善基金运作机制。 2. 存在问题部分社区慈善基金活跃度不高,服务运营及主体互动机制不够完善。 3.治理目标建立一套社区慈善基金运营指南。 | 部分采纳 | 1.市、区两级慈善会已针对社区慈善基金制定资金申请、审批、监督等管理指引文件,并规范社区基金管委会的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将持续促进社区慈善基金的管理运作。 2.本治理计划推动慈善基金实现从“筹起来”到“用起来”的良性闭环运转。 | |
6 | 太阳先生 | 希望绣花也能多进校园。 | 不采纳 | 与本次征求意见主题内容无关。 | |
7 | 苏先生 | 1.治理任务具体内容中第一句“助力困难群体帮扶”应改为“回应社区多元群体需求”——目前社区慈善的瓶颈在于,社区需求多元,涵盖兜底对象的传统帮扶,同时,更多是困难、边缘以及多元群体的赋能和发展需求,而困难群体帮扶目前资源重复。但现实中大家常常局限在传统困难群体帮扶,有更多公益需求,却用不上社区慈善基金,导致社区慈善基金的“筹款-项目-反馈”难以有效拓展起来。而对应具体内容第一点,实际上也是要跳出传统的束缚。 | 部分采纳 | 1. 本治理计划任务内容以助力困难群体帮扶为主,但不仅限于单一群体服务,具体操作将结合各社区慈善基金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开展。 | |
2.全市村(居)实现社区慈善基金100%全覆盖目标——公益慈善的活力源自于在党和政府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做政府不及、市场不为之事。但不同社区村居的社区慈善环境不尽相同,同时,在街道级因为社区慈善基金和社区慈善基金之间的关系(一线实践中存在筹款张力、角色混乱的挑战)厘清之前,更适合用其他指标,倒推社区慈善的有效发展。比如,2025年,社区慈善基金的使用指引(打破一些一线觉得不能用于社会创新的偏见)100%科普全覆盖。形成多个实务经验指引。 | 2.本治理计划具体内容已涵盖社区慈善基金使用指引、培训等环节的有关内容。 | |
3.社区慈善的存在问题,建议第二点改为“筹钱”和“用钱”的难度不相匹配,用自己的钱捐容易,但申请复杂,同时社区慈善与社区社会组织一样,不适用于社会组织的一般审计标准,而是备案制,如何打破捐钱容易用钱难。而民政部今年工作会议也提到,鼓励地方先行先试,有针对性地出台小快灵的制度政策,为全国探索经验。广州有必要在这方面进行形式创新。 | 3.本治理计划具体内容以慈善基金实现“用起来”的良性闭环运转,打造社区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站典型,在实际工作将关注社区慈善基金申请、使用效率等情况。 | |
4.存在问题中,关于慈善超市方面。建议改为慈善超市可持续模式有待探索,其更多公益价值有待挖掘——之所以不是品牌不凸显,是因为慈善超市本质上在多年前已经有过多年的探索,而实际上,前些年的探索可以发现,最大的挑战在于,“形式”本可以承载更多公益价值,但“政策性”和“行政性”过强,导致发挥的还是慰问品发放的功能,没能发挥“超市”功能。接下来应当做社会化探索试点工作,当社区经济和完整社区已成为全国关注重点,应当在核心瓶颈上聚焦。 | 4.本治理任务具体内容关注慈善超市品牌慈善项目打造,为所在社区提供慈善服务。 | |
5.具体工作措施方面,建议增加: 收集一线社区慈善运作中的实际困惑,进行针对性实务赋能,比如社会企业资金进入社区慈善基金后能否拿回来兜回社会企业成本;比如居民能否申请社区慈善基金立项,只有兜底项目才可以吗——目前很多培训讲到政策,但与一线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仍有偏差。 | 5.本治理计划的实际工作中已涉及有关内容。 | |
6.目前慈善超市的探索仍有待深化,建议增加:进行慈善超市社会化调研。慈善超市目前大多数依靠政府购买服务维持运营,本身资金薄弱,自驱性弱,导致运营开发力弱,同时缺少明确的社区化,与社区需求未能形成有效的共鸣,建议试点模式社会化运营模式,先试点,再推广,以“社会企业”规划慈善超市发展,同时降低广度方面的指标要求。 | 6.本治理计划的实际工作中已涉及有关内容。 | |
8 | 杜先生 | 1. 发挥社会工作者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的服务功能,为政府与民众搭建良好沟通桥梁。 2. 志愿工作站的建设,社会工作机构所承接项目也有相应的工作与要求可结合开展,共同助力发展。 3.慈善超市的发展,可调研学习如“胖东来”之类,华润等商超企业,把商业与公益慈善更好融合。 | 部分采纳 | 本治理计划的实际工作中已涉及有关内容。 | |
9 | 冯先生 | 一、意见与修改建议 全市村(居)实现社区慈善基金全覆盖,社区慈善基金的数量规模、金额都会有很大的增长,而对如此数量的社区慈善基金如何管理,大量的慈善基金管委会是缺乏相应的能力、经验的。尤其是这些社区基金没有独立的法人主体身份,在内部治理、财产筹集和使用、项目运营管理等方面如果得不到适当的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督,将导致慈善资产损失、社会信誉损失、侵害捐款人、受助对象权益等等严重后果。慈善会等机构是否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不应一味的宣传正面效果、追求单一的覆盖度指标,应积极提升慈善会、社区基金管委会的治理、管理、运营能力。 因此,在“治理目标”中“ 2025年底,全市村(居)实现社区慈善基金 100%全覆盖”完善为“2025年底,全市村(居)实现社区慈善基金 100%全覆盖,并同步建立健全基金管理体系,提升治理、管理和运营能力。” 二、后续工作建议 后续建议在这些领域予以落实: 1、成立专项指导小组:由市民政局、慈善会以及相关慈善组织牵头,社区慈善基金会的主要社会参与主体类型共同参与,成立社区慈善基金管理指导小组,负责政策制定、业务指导和培训。 2、标准化管理手册:制定《广州市社区慈善基金管理手册》,明确基金设立、资金筹集、使用、审计、信息公开等标准流程和要求。 3、能力建设与培训:对社区基金管委会成员进行系统的治理、财务管理、合规和风险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 4、交流平台:建立社区慈善基金管理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分享,形成互助合作机制。 5、行政监管与社会监督并重: 行政监管:加强民政、审计等部门对社区慈善基金的定期检查与评估,确保其合法合规运作。 社会监督:推动信息公开透明,利用互联网平台定期公布基金收支情况、项目进展,接受公众监督。鼓励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监督,提升公信力。 6、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 绩效评估体系:建立社区慈善基金绩效评估体系,根据基金运作效率、社会效益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激励措施:对于管理规范、成效显著的基金及其管理团队,给予表彰奖励,或在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激发积极性。 7、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对可能出现的资金滥用、管理不善等问题提前预防,确保慈善资产安全。 | 部分采纳 | 1.市、区两级慈善会已针对社区慈善基金制定资金申请、审批、监督等管理指引文件,并规范社区基金管委会的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将持续促进社区慈善基金的管理运作。 2.本治理计划具体内容已涵盖社区慈善基金使用、培训等环节的有关内容。 3.本治理计划在实际工作中已涉及各社区慈善基金的工作沟通、监管、信息公开有关内容,后续工作将持续强化对社区慈善基金的监督监管。 | |
10 | 陈小姐 | 慈善超市:1、在社区E家通以及其他媒体平台设置专题宣传,增加慈善超市的曝光率和群众基础;2、试点举办公益服务创新大赛,面向高校、社区征集服务金点子方案,通过网络投票、现场答辩,邀请专家和社区居民代表等对服务方案进行点评。主办方为参加的团队提供培训,被选中的团队可有运营空间(半年/一年)的权利及初创运营资金,运营期结束后由相关部门统一评议,运营成果突出的可考虑继续运营。3、征集/邀请不同的团队去运营空间,包括但不限于例如手心咖啡项目、绿芽、高校的创行团队,公益项目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可以进一步推动慈善超市的曝光。4、统一和胜佳或其他超市谈成临期产品的合作,在全市的慈善超市设置统一的“待用”产品提供给待救助的群体。 | 部分采纳 | 本治理计划的实际工作中已涉及有关内容。 | |
11 | 莫小姐 | 广州市民政局提出的绣花式城市治理年度计划很到位,希望广州市可以加强慈善资源平台搭建,强化宣传推广,优化资源整合。加强社会慈善资金发展,除了鼓励社区居民捐赠外,积极争取企业、基金会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丰富资金来源渠道。 | 采纳 | 本治理计划的实际工作中已涉及有关内容。 | |
12 | 乔小姐 | 坐标荔湾,去年9月提交的300块经费申请到现在5个月了还没批下来,务必加速经费使用审核流程,社区基金向居民企业募款讲究一个自己地头看得见,反馈周期过长会影响居民继续捐赠的意愿,也会透支社区基金信用,大忌。 | 部分采纳 | 本治理计划的实际工作中已涉及有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