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民政局局长苏佩:乘“数”而上 向“新”而行 全市民政跑出慧政便民“加速度”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近年来,广州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政府等重要论述以及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标高追求,在关联事项集成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兑现免申办、简易事项智能办等方面积极探索,全力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决策“三个一”工程,聚火成炬,攀高逐新,用心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交上一份动力足、底气足、成色足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善于在服务效能上做“加法”
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是聚焦“职能泛、条块多”难点,高效整合一盘棋。优化调整市民政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局领导挂帅指挥、处室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健全数据管理体系,统筹项目建设管理,切实守好网络安全底线。高标准规划“数智中心”建设,打造广州民政大数据展示中心,实现民政业务数据综合分类查询和展示,以供决策分析、数据发布。建设广州民政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交换、数据存储、数据应用等。一体化布局视联网络,汇聚广州民政系统3959个视频监控图像,加大安全防控力度,同时,实现即时视频会议。
二是聚焦“来回跑”、“多头跑”堵点,高效办成一件事。从群众视角出发,联合政数、公安、人社、医保、卫健、退役军人事务、公积金等部门,创新推出“公民身后一件事”,探索推进“社会组织登记一件事”、“救助一件事”,配合参与“扶残助残一件事”、“公民婚育一件事”、“申请公租房一件事”、“公积金贷款购房一件事”,实现了残疾人证件办理、助残补贴申请、失业登记、养老保险参保登记、亡者户口注销、火化证明出具、社保医保停发停保、基本养老保险支取销户、遗属待遇申领等公民个人事项“一站式”集成办理。
三是聚焦“连不通”、“不好办”痛点,高效联通一张网。依托“广东政务服务网”官网、“粤省事”小程序、“穗好办”APP等,围绕民生实事等查询和办理业务,打造线上“民政专区”。目前,“穗好办”APP民政服务专区共归集社会救助、殡葬服务等9大类业务专题版块,同时搭建“智能引导”服务,实现业务精准办理。通过广州市民政局官网、“广州民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现婚姻登记、清明祭扫等查询预约业务线上零距离、线下零跑腿。开发民政救助AI问政大模型,将接入“穗救易”服务平台,提供24小时智能问政服务。
敢于在流程梳理上做“减法”
彰显民政“暖心度”
一是聚焦基层数字减负,一体化推进。高标准建设一体化行政审批服务(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元数据治理,将各线口业务数据汇集成民政服务对象库,经清洗比对后共享利用,实现“一平台”优化系统操作、“一张表”简化数据填报、“一站式”完成业务办理,有效解决基层“多头报”、“重复录”等问题。定期筛查并更新基层民政业务数据,完善省市两级数据直达服务专区,推动政务数据直达基层,减轻基层负担。
二是聚焦管理瘦身提质,一股劲压实。全面拓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应用场景。积极开展“僵尸”系统清理工作,全量清理废旧信息系统。依据政务云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对有多余或不适用的云资源及时回收或缩容。依托市数字政府运营中心和数字安全运营中心,开展基础网络环境、网络安全统管统维。建立政务事项动态调整机制,紧跟法律法规立改废。坚持“清单之外无审批”,对同一民政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同要素管理、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三是聚焦业务流程再造,一条链优化。开展智慧养老试点工作,探索区块链、生物识别、5G通信、AI智能等高新技术,推行一网通办、掌上申办等服务新模式。加快推进“免申即享”,新增“长者长寿保健金”、“困难群众春节、中秋慰问金”、“困难群众污水补贴”等政策兑现事项“免申即享”,持续推进数字赋能“政策找人”,努力实现惠民政策免申即享,直达秒兑,兑现“无感”,服务“有感”。
精于在系统集成上做“乘法”
跑出爱民“加速度”
一是“智慧救助”让“救助”变“共助”。深入开展“人工智能+救助”行动,打造“穗救易”社会救助服务品牌,创新实施“智申办、智核对、智审批、智监测、智服务、智评价”六项智慧救助工程,实现社会救助“刷脸办”,救助审核“掌上办”、救助服务“集成办”。在全省率先打造39个可感可及可体验的“穗救易·共助空间”综合救助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综合救助服务网络。创建线上“共助空间”,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共助”。上线全市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模块,设立8个维度40多项指标,与“穗救易”项目对接,实现救助需求动态监测、主动发现。在“粤省事”、“穗好办”平台上线社会救助电子证照,供困难群众通过查询电子证照进行身份核验,进一步方便群众办理消费性减免和补贴项目。在全市推广救助资金“不落地”发放,通过业务系统生成困难群众名单后,直接推送至“粤财扶助”、“数字财政”等平台,实现在册名单、应发名单、实发名单“三单合一”,资金线上发放100%到位,有效防止错发、漏发等风险,提升困难群众获得感。
二是“智慧养老”从“养老”到“享老”。以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为契机,推动广州市为老服务综合平台提质增效,进一步整合23家单位、56类涉老服务数据,数据库资源3400余万条,科技赋能养老服务,实现“刷脸就餐”、“关爱地图”、“独居老人用电智能预警”等一批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通过人工智能图像分析技术,打造智慧养老园区,构建“互联网+养老”广州模式。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建成一批智慧适老装备体验中心,创建全国首个民政行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广州生物岛实验室,成立广州医科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先后申报了17项专项。
三是“智慧慈善”积“小善”成“大爱”。倡导“指尖公益”、“链上公益”,打造首批全国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广益联募,截至2024年11月底,吸引了523家公益慈善组织入驻,共发布慈善项目1290个,筹款超6.35亿元。打造“珠珠大病救助”平台,截至2024年11月,共为42154人次大病患者提供服务,链接救助款物约8743.13万元。构建了覆盖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的社区慈善互联网服务体系,推动优化社工站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功能,持续提升社工站服务水平,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政策咨询、政策帮扶、资源链接、心理疏导、情绪支持等社工服务,年服务超400万人次。
巧于在数据治理上做“除法”
保障决策“精准度”
一是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围绕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考核事项及标准,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弱口令”排查、云资源设备监测,及时更新系统漏洞补丁和升级病毒库。部署高性能网络安全设备,实时监测和拦截外部网络攻击。强化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投诉建议体系与“好差评”体系、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渠道的对接联动,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进行跟踪分析和数据挖掘,推进民政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二是打通公共数据“宝瓶口”。依托广州市政务数据服务门户、广州市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广州市电子证照库等平台,利用“数据超市”推进数据共享和有效利用。目前与全市38个委办局、11个区共享数据互联互通,编制民政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共享约393万条数据,接入数据集53个。探索构建系统整合集成的数据资源服务平台,对数据进行规范化、清洗和验证,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质量问题,释放公共数据红利。
三是激活数据要素“能量池”。完善民政数据服务管理平台,围绕数据开放流动、应用场景示范、发展模式创新、业务监管治理等重点,绘制民政“一张图”,强化数据展示分析和融合应用。积极对接“穗智管”城市运行管理中枢,共建2个应用主题(民生服务、城中村治理),提供33个数据主题,共计373个数据项,涉及救助、区划、养老、儿童、社会组织5条业务线。依托广东省民政厅一网统管“粤治慧”平台,完善大数据基础库、专题库、主题库等,全面加强数据融合、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