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彩票公益金

广州市民政发展研究中心关于2020年福彩金资助项目情况公开(全市社区助老志愿服务项目)

来源:广州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1-06-30 14:59:42 阅读次数:-

  为便于社会各界及时了解福利彩票公益金的用途去向,彰显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加强社会监督,促进福利彩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彩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令第96号)、《彩票公益金管理办法》(财综〔2012〕15号)、《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事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社〔2017〕237号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民政部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六个办法的通知》(民办发〔2019〕 34号)、《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标识设立管理工作的通知》(民办函〔2015〕229号)和《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变更中国福利彩票公益金等资助项目标识的通知》(民办函〔2008〕213号)要求,对我单位2020年福彩金资助项目信息公告如下:

  一、项目信息

  (一)项目名称

  全市社区助老志愿服务项目

  (二)项目主要内容

  进一步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工作,培育社区助老志愿服务组织和助老志愿服务队伍,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网络,深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适切的助老志愿服务,搭建社区老年人志愿服务支持网络。

  (三)项目周期

  2020年6月24日至2021年6月23日

  (四)资金额度

  项目总额为150万元。2020年应支付项目总金额为150万元,实际支付150万元。

  (五)项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项目负责人:肖国兵,联系电话:86479017

  二、项目成果

  (一)项目完成情况

  自2020年7月以来,项目实施方广州市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广志协)在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民政发展研究中心的指导下,积极发挥广志协枢纽性社会组织的作用,联动政府和社会力量,结合机构自身优势、社区困难长者需求及社区助老志愿服务开展实际情况,通过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广州市志愿者培训中心等资源平台,紧密围绕项目目标开展全市社区助老志愿服务。

  项目总体服务完成情况良好,截至2021年6月23日,具体项目指标完成情况如下表:

项目指标内容

完成情况

(一)打造一个平台——搭建社区老年人需求与助老志愿服务资源的供需对接平台。

搭建1个“耆望成真”需求供给对接平台。

已依托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平台,开发“微心愿-耆望成真”供需对接平台,已投入运营,志愿者和服务对象可在平台上根据需求申请服务。

(二)培育一批队伍——培育优秀助老志愿服务队伍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1.培育不少于70支社区助老志愿服务队伍。

已培育发展125支社区助老志愿服务队伍。其中通过“平台+专业”的手段,培育75支社区助老志愿服务队伍使用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开展社区助老志愿服务,对他们的使用问题提供实时解答指引;通过“资金+资源+专业”的手段,培育50支“初老服务老老”志愿服务队伍。

2.每支队伍在社区发掘不少于10名“耆望成真”服务对象。

召开“耆望成真”长者微心愿服务推广动员会,发动队伍深入社区挖掘各队伍“耆望成真”服务对象,共挖掘2016名“耆望成真”服务对象,平均每支队伍发掘16名“耆望成真”服务对象,为1738人次长者提供微心愿服务。

3.每支队伍发起不少于5次助老服务活动。

各队伍累计在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平台发起助老志愿服务活动达1769次,平均每支队伍累积发起活动超过14次。

4.每支队伍组织不少于180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

各队伍累计组织24139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平均每支队伍组织193人次志愿者参与助老志愿服务。

5.每支队伍服务不少于180名长者服务对象。

各队伍累计为271218人次长者提供助老志愿服务,平均每支队伍服务不少于180名、2169人次长者。

6.为每支队伍提供不少于1800元的经费支持。

累计提供286000元经费支持,平均每支队伍提供2288元经费支持。

7.提供不少于140次的团队培育支持,助力社区助老志愿服务队伍发展。

为各队伍提供培育支持达675次。

(三)汇聚一个资源库——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撬动社会资源深入参与助老服务。

1.撬动社会资源(如资金、物资等)价值不少于30万元。

1.结合99公益日活动,累计撬动社会资金资源价值共43.84万元,其中含“初老服务老老”专区建设费5万元。

2.与广东省金秋慈善基金会携手开展金秋送暖·义心传城·齐心防疫护耆康——2020年志愿服务大行动,广东省金秋慈善基金会提供合计超24.8万元的物资及资金支持。

3.获得李锦记、亚太森博等企业捐赠价值约1.5万元物资,用于服务积分兑换。

2.开展1场时间银行助老志愿服务研讨会。

完成1场时间银行研讨会举办,出席领导嘉宾103人,媒体宣传报道25条。

(四)铺展一张服务网——开展主题性社区助老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全民关爱社区老年人的良好社区氛围。

1.开展不少于5场大型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每场社区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服务不少于1000人次长者,组织不少于6000人次志愿者参与社区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对象满意度超过80%。

1.已开展两期“耆望成真”活动,共向1738人次长者提供微心愿服务。

2.已开展1场“志暖夏凉”关爱社区困难长者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对象达1090人次,参与服务志愿者达461人次。

3.已开展1场“金秋送暖”志愿服务大行动,服务对象达2000人次,参与服务志愿者达3978人次。

4.已开展1场“耆贺新年好”新春社区贺年志愿服务大行动,服务对象1004人,参与服务志愿者达673人次。

5.开展1场“初老服务老老”我为群众送真情助老志愿服务大行动,2021年3月至6月累积动员175个社工站、志愿服务组织开展710场助老志愿服务,共组织2414人次志愿者,为16998人次长者提供服务。

6.活动结束后进行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6%。

2.拍摄不少于2个助老志愿服务宣传视频。

已完成2个“初老服务老老”视频拍摄和制作工作。

3.主流媒体报道不少于10条。

主流媒体报道达20条。

  (二)实际效果

  项目以“平台+队伍+资源+服务”的闭环模式,通过建设一个完善的社区助老志愿服务平台,培育一批成熟稳定的社区助老志愿服务队伍,汇聚一个融合各方不同类别的助老社会资源库,铺展一张多元化和多维度的社区助老志愿服务活动网,搭建老年人志愿服务支持网络,提升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全市助老志愿需求、服务、资源有机融合和相互反哺的良性生态圈。

  1. 完成“耆望成真”需求对接平台搭建,有效实现社区老年人需求与助老志愿服务资源对接。

  根据社区老年人需求及助老志愿服务资源的情况,运用技术化手段,依托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平台,完成“耆望成真”需求对接平台搭建,并于2020年7月上线。进一步引导志愿者、志愿服务团队、社会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等通过“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流程为社区困难长者申请助老服务,实现社区长者需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供需对接。“耆望成真”长者微心愿服务以专业服务类和志愿服务类为主要的服务内容。截至2021年6月23日,共挖掘2016名“耆望成真”服务对象,已为1738人次长者提供线下的专业服务或志愿服务。

  2. 利用“资金+资源+专业”三大手段培育社区助老志愿服务队伍,推动队伍深入社区开展服务。

  (1)依托广州公益“时间银行”,推动志愿服务队伍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组织广志协工作人员、护航志愿服务队为助老志愿服务队伍提供服务支持(如操作咨询、培训服务、监督反馈等)累计648次,为队伍发展保驾护航,推动社区助老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2)已培育发展125支社区助老志愿服务队伍。一是通过“平台+专业”的手段,培育75支社区助老志愿服务队伍,在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开展社区助老志愿服务,为队伍发展提供平台资源和社区资源;二是通过“资金+资源+专业”的手段,启动“初老服务老老”志愿服务队伍培育项目,培育50支“初老服务老老”志愿服务队伍,每个队伍将给予经费资助并提供志愿服务培训课程,支持队伍深入社区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活动。

  3.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助老志愿服务,有效撬动社会资源深入助力社区助老志愿服务发展。

  (1)依托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平台助老志愿服务,利用自媒体、电视媒体、报纸媒体等多渠道宣传推广,号召市、区、街道的志愿服务团队扎根社区开展各类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满足社区困难长者的需求。

  (2)携手广州市慈善会,参与腾讯99公益日活动,积极广泛动员志愿者、爱心企业、单位会员等募集善款,通过9月7日-9月9日三天的筹款动员,共募集善款43.84万元,其中5万元善款用于“时间银行”平台建设优化、宣传推广工作以及开展“初老服务老老”志愿服务,实现助老志愿服务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流程,大力营造互助式养老氛围。

  (3)携手广东省金秋慈善基金会,联合开展“金秋送暖·义心传城·齐心防疫护耆康”2020年志愿服务大行动活动。广东省金秋慈善基金会已提供合计超24.8万元的物资及资金支持,为社区长者送去慰问关心和物资帮扶。

  (4)与社会爱心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获得李锦记、亚太森博等企业捐赠价值约1.5万元物资,用于时间银行平台积分兑换,激励初老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

  (5)2020年11月11日,由中华志愿者协会、广州市民政局指导,广州市志愿者协会主办的“协同创新,共建共享”2020年“时间银行”广州研讨会在广东迎宾馆举行。广州市人大农村农业委员会主任郑汉林、南都公益基金会徐永光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魏娜教授应邀作主题分享,来自上海、南京、杭州、深圳和广州的代表,围绕“时间银行”发展模式探索与养老服务实践主题,分别介绍了各城市的发展经验,并就“时间银行”助力养老事业的资源动员和长效机制开展圆桌讨论。广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韦锦坚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关则朝,中华志愿者协会专职副秘书长刘红尘等领导,我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代表约1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通过云会议平台同步进行线上图文直播,观看次数达2000余次。

  4. 积极回应老年人服务需求,推动全市社区助老志愿服务发展,营造全民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1)动员“初老服务老老”志愿服务队伍,并对接三家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开展“耆望成真”长者微心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困难长者提供探访关怀、电访服务、上门义修、上门义剪等志愿服务及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专业服务,助力社区助老服务的高质高效发展。已开展2场“耆望成真”长者微心愿服务活动,截至2021年6月23日,共挖掘2016名“耆望成真”服务对象,已为其中的1738人次长者提供专业服务及志愿服务,实现长者微心愿。

  (2)2020年8月-9月开展“志暖夏凉”关爱社区困难长者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共37个单位参与本次活动,派发1090份清凉礼包。已动员461人次志愿者,为1090名社区长者在炎炎的夏日上门递送一份清凉礼包,送上日常的关心问候,并在上门探访过程中,协助长者解决小问题,如居家清洁、手机教学和信息普及等服务,为社区困难长者带上物资补给和帮扶支援,提升长者的社区支持网络。

  (3)2020年11月20日,在广州市民政局指导下,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广东省金秋慈善基金会联合开展的“金秋送暖·义心传城·齐心防疫护耆康”2020年志愿服务大行动正式启动,活动中广东省金秋慈善基金会将提供合计约25万元的物资及资金支持。在11月至12月期间,80家社会服务机构组织近4000名身穿黄马甲的党员、初老志愿者及社区志愿者穿梭在街头巷尾,为2000户社区空巢长者送去温暖,呵护长者身心健康,共筑长者健康生活防线。

  (4)2021年1月开展“耆贺新年好”2021年“初老服务老老”新春社区志愿服务大行动,依托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平台,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和助老志愿力量,发动全市有能“初老”及社区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大力营造互助式养老氛围,织密织牢社区特殊困难长者兜底保障志愿服务网,动员47个机构为1004人次社区长者提供新春慰问志愿服务,并与其中19个合作单位的300名长者达成合作关系,为每户长者300元“耆望成真”新春助老服务预算费用,预算包含志愿者补贴、物资购买费用等,通过为困难长者提供贺年习俗志愿服务,关心长者的精神健康及物质需求,让长者感受社会的关爱,加强长者安享晚年的信心和勇气,提升长者生活质量,让他们过上更安心的晚年生活。

  (5)2021年3月-6月开展“初老服务老老”我为群众送真情助老志愿服务大行动,依托广志协微信公众号、“时间银行”等线上平台发出社区助老志愿行动动员倡议,以全市十一个区各镇街为阵地,联合全市社工服务站、为老服务机构、助老服务团队,活动期间在“时间银行”积极开展助老志愿服务活动,铺开社区助老志愿服务网,根据社区困境长者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助老社区志愿服务,营造全民公益、关爱长者的良好氛围。截至6月23日累积动员175个社工服务站和志愿服务组织开展710场助老志愿服务,共组织2414人次志愿者,为16998人次长者提供服务。

  (6)通过形式丰富的宣传手段,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社会福利事业的知晓度,吸引更多人投身助老志愿服务行列。一是已经完成2条“初老服务老老”的视频拍摄及制作,展示“耆望成真”需求对接平台服务及“初老服务老老”服务成效。二是积极联系媒体对项目活动进行报道,结合主题服务进行多方位多渠道的宣传,主流媒体报道数量累计20条,进一步提升项目影响力。

服务项目01.png服务相片02.png服务相片03副本.jpg服务相片04.png服务相片0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