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广州市民政局关于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5034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2-05-31 16:11:58 阅读次数:-

穗民案〔2022〕59号

谭国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经济下行期保障广州市困难群众生活的提案》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2月21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的建议

  (一)体系健全保障生活权益认真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低收入困难家庭救助政策,严格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率先实现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积极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按规定落实好在急难发生地申请临时救助要求,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实施消费性减免补贴政策,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生活负担,我市综合保障水平居全国前列。2022年1-4月共发放低保金约1.72亿元,特困供养金约0.61亿元,临时救助金约288万元。

  (二)机制健全强化保障水平一是建立健全低保标准科学增长机制。建立以低收入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为主要依据,结合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工资标准、财政保障能力等因素确定低保标准的科学增长机制。2021年低保标准提高到1120元/人/月,特困供养、孤儿养育等其他社会救助标准联动提高;连续12年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十三五”期间低保标准增长了66.2%,低保人数减少了18%。建立健全价格临时补贴机制。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着力减轻困难群众生活负担。2022年春节前向我市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价格补贴,安排资金177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8.85万人次。建立健全分类救济机制。对申请低收入家庭救助中的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分别按照低保标准的60%、40%扣减其家庭收入,降低救助门槛;对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在校学生、无子女老年人、大病患者按低保标准的20%计发生活补助金,进一步加强救助保障;2022年1-4月共发放分类救济金约1700万元,惠及群众约7.68万人次。四是建立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制。对有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100%落实集中供养,与自愿散居供养特困人员100%签订供养协议。委托第三方机构为特困人员提供照料护理服务,全自理、半失能、失能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按照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的2%、30%和60%确定,60周岁及以上全自理特困老年人还可择高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资助标准。五是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就业能力提升机制。印发实施提升低保低收入困难群众就业能力行动方案,积极引导帮扶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参加培训、推荐就业、融入社会,2021年累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7884人次,成功推荐418名困难群众就业。

  (三)多方聚力凸显救助温度一是持续开展慈善助困活动截至2022年5月,为全市困难群众共提供服务和慈善救助3253人次,资助1477.84万元。2021年扶贫济困日活动募得社会各界捐赠的款物3.3亿元。持续开展“微心愿·善暖万家”项目,累计帮助12858户困难家庭实现“微心愿”,受惠群众约3.1万人次。二是深入推进“社工+救助”。推进“广州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实现全市镇(街)社工站、特殊困难群体社工服务全覆盖,开通236条“红棉守护”热线并保持24小时畅通,今年以来全市社工站累计服务群众1000万余人次。三是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利用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平台,对社会组织参与困难群众服务的每一项目给予最高50万元的资助,近三年来,共有65个项目获得资助近905万元。2022年继续投入1800万元开展第九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精准引导社会组织为低保低收入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提供亲情陪伴、生活照料、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社会融入等各类关爱服务,擦亮我市社会救助“穗救易”服务品牌。四是发动慈善组织助力兜牢民生底线。广州市慈善会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广东省扶贫基金会、微信支付等单位开展广州“穗岁康”爱心保公益项目,资助全市低保低收入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以1分钱价格自愿投保购买2022年度“穗岁康”商业健康保险,助力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

  二、关于建立健全就业救助制度的建议

  (一)全力做好失业人员就业精准帮扶工作。2022年,市政府将“强化失业人员就业精准帮扶”纳入十件民生实事工作,全力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印发《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建立登记失业人员跟踪服务制度的通知》,指导各区建立登记失业人员定期联系制度,开展就业失业状态跟踪调查。每月至少对辖区内登记失业人员进行1次跟踪调查,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实施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2022年第一季度,全市各级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共推荐跟踪服务失业人员4.65万人次,推荐岗位信息1.5万个。

  (二)开展线上线下失业人员专场招聘服务。结合市、区实际,大力搭建线上线下失业人员供需对接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失业人员专场招聘服务,2022年第一季度,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举办失业人员专场招聘会29场次,参会企业655家次,提供招聘岗位2.16万个,服务求职人数1.85万人次,初步达成意向1122 人次。

  (三)灵活就业拓宽困难群众就业空间。多措并举搭建灵活就业公共就业服务平台。2022年第一季度,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举办灵活就业专场招聘会58场次,参会企业1327家次,提供招聘岗4.68万个,服务求职人数1.80万人次,初步达成意向930人次。自2021年7月以来,依托第三方兼职猫平台搭机构共举办灵活就业专场招聘会,累计服务企业1841家次,发布灵活就业岗位信息6.55万个,点击浏览2.13万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6112人。

  (四)着力推进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工作。深入落实《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对本省户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广州市户籍低收入家庭成员等共16类群体开展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工作。“十三五”以来,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类型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共127人,以“广州市户籍低收入家庭成员”类型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共33人。

  (五)实施就业困难人员分类管理分级服务。在就业困难人员认定之前,对其实施Ⅰ级就业帮扶,提供一次政策宣讲、一次就业指导、一次岗位推荐的基础援助。对经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施Ⅱ级就业帮扶,在提供基础援助的基础上,再提供三个以上岗位信息,并按规定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对有培训意愿的,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对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为其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并按规定落实创业相关补贴。对年龄偏大、身体残疾等原因造成就业特别困难的人员,实施Ⅲ级就业帮扶,开展个性化的“一人一策”兜底援助,优先推荐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夯实市、区、街道(镇)、社区各级联动机制,推进“就业服务进家到户,就业岗位进街到村”和“零距离服务”“零距离就业”的“双到双零”工作,2021年,共组织“零距离”就业招聘会328场,提供岗位12.32万个,求职人数4.84万人,全市“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管理。

  (六)实施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2020年8月,出台《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广州市财政局关于转发〈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财政关于修订印发广东省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穗人社规字〔2020〕6号),健全完善我市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政策,对年龄偏大、身体残疾等原因造成就业特别困难的人员,开发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2021年,全市已帮助501名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

  (七)提升失业人员就业技能。结合“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羊城行动,面向失业人员组织举办居家服务、养老护理、烹饪技术等中短期基础性岗前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向有创业意愿和具备基本创业条件的失业人员提供创业能力提升培训,帮助失业人员提高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失业人员经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后个人可申领培训补贴,职业技能培训不仅可促进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高质量就业,相关的补贴政策也减轻了其再就业成本。经统计,2021年全市资助失业人员培训补贴为5568人次,支出补贴金额为681.868万元。

  (八)加强政策宣传。推进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全流程网办,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微信短信温馨提醒、网办实时查询等服务。加强政策推介宣传,在网站、微信公众号、广州日报、珠江经济台等报媒、电台渠道,多频次宣传就业困难人员政策解读和指引,确保服务对象及时知晓政策和享受就业援助。

  三、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平台建设的建议

  (一)优化“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印发《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全面推进数字化发展的工作方案》《广州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等文件,指导各区、各部门创新开展广州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2021年6月印发《2022年广州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申报指南》中专门明确将“利用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营商环境、疏解各类民生服务堵点、落实基层减负、推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的项目”列为优先支持方向。

  (二)通过“穗好办”破解“数字鸿沟”便利弱势群体办事一是代理代办破解办事难题。持续优化“穗好办”APP服务事项,实现高频服务事项便捷办理。为方便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网上办事,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网上资格年审、社保卡申领、低收入困难家庭救助申请、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相关证明开具等高频服务事项,均已支持授权代理、亲友代办等功能。二是信息共享助力精准救助。针对低保低收类事项办理量比较大,办理手续比较繁琐等问题,在“穗好办”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增加电子授权模式,使困难群众可以通过“穗好办”授权民政部门查询核对其家庭经济状况,实现精准救助。三是电子证照助推全流程网办。对《广州市残疾人康复经费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明确“本办法规定的证件(明)可通过政务系统查验电子证照或身份核验的,无需提供原件”,为各级政府部门在办理残疾人相关事中使用电子证照、电子材料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指引。目前,在“穗好办”APP已上线14个残疾人服务事项,全部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

  下一步,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疫情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就业帮扶等工作,不断优化我市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感谢您对我市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民政局

  2022年5月18日

(联系人:王先平,联系电话:83178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