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广州市民政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第六次会议第20212380号建议答复的函

来源:广州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1-06-10 17:37:44 阅读次数:-

  穗民案〔2021〕63号

续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构建“社区共享空间”的建议》(第20212380号),高度契合广州市完善“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战略目标。广州市民政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市教育局、财政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文化广电旅游局、卫生健康委员会、社会组织管理局等7个市直部门和相关区政府认真研究,扎实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规划引领,完善社区空间顶层设计。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并印发《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穗字〔2020〕10号),明确提出“保障民生,补强短板”的工作方向,要求落实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配齐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配置教育、医疗、文化、城管、体育、养老、配送等设施,优先设置独立占地的社区中心,集中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及公共空间。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其中阐述了未来五年“实施社区设计师制度,优化文体设施、儿童活动场地、绿色生态街巷等设计”“加大力度规划、推进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和家政服务站建设”“加强基层综治中心、线上线下社区治理平台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等多项社区建设的重要工作部署。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通过每年选取部分社区力量建设、运营的试点空间,邀请市民群众对身边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服务内容等提出需求,不断优化提升社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平台,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强化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转型建设。

  (二)统筹协调,构建社区共享空间。探索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社区设计师工作制度,让大师走进城乡社区,全市11个区和空港经济区共聘请272名社区设计师和163名乡村规划师入驻全市街道的城乡社区,实现城乡社区设计师工作全覆盖。推动院士、大师、政府职能部门、设计师、施工队、市民、街坊等多元主体参与到社区各类公共投资小项目中。市教育局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目前已开放424所中小学条体育场地,有力保障社区居民体育锻炼需求。越秀区打造居民文化活动空间,建成区、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全区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海珠区建立体育设施“共享、共用、共管”社区工作机制,以社区公园、小广场等为平台,打造便利运动休闲空间,依托社区推进设施共享共管。天河区推动产业项目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在广州国际金融城创新尝试规划公配项目,在珠江新城A4-3产业地块规划配建微型幼儿园,保障周边居民教育需求。

  (三)整合资源,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市民政局搭建社区治理服务线上线下工作平台运用共建共治共享、融媒体等理念和互联网技术,线上打造“社区随约服务网上驿站”,将社区各服务供应主体与居民多方需求精准对接。目前,已在52个社区(村)落地,累计入驻机构、商家713家,平台累计访问量达336万人次,预约服务7.3万余人次。线下打造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中心”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社会组织、社工站等街道(镇)、社区各类服务资源,推动不同服务主体在中心发展共促、资源共享。建立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机制。充分运用优势主导“五社联动”工作原理,根据本地区社区、居民需求,建立共建事项清单、共治事项清单、共享资源清单,明晰政府、社区(村)“两委”、社会组织、社区基金、社会服务机构等不同主体有效运作的权责、义务,实现服务量身定做、精准推送。提升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工作规范化水平。建立运行保障机制。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中心”服务功能由街道(镇),整合相关资金、人员等资源,引入与居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低偿社区服务项目,推动建立低偿补无偿运营等机制,保障运作。全市试点的12个社区(街道)“共建共治共享”中心,共入驻社会组织、社工站等机构23个,累计提供265个服务项目,开展各类志愿、环保、义诊、消防教育等活动414个,服务人次超过12万余人次。荔湾区在昌华街泮塘社区推进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建设,全力打造集社区党建引领、社区居民活动、长者居家养老服务、儿童阅览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场所。截至目前,已开展公共公益服务项目等共123项2100余人次,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南沙区以“街坊之家”和“邻里服务点”建设为抓手,整合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融入南沙特色元素,打造一批集党群服务、公共服务、自治服务等诸多服务资源于一体的社区生活服务示范点。

  (四)共商共建,提升社区居民自治水平。一是开展提升党建引领社区居民自治体系建设工作。确定天河区猎德街、白云区大源街为市级示范点,各区确定至少一个区级示范点。构建“党建+网格+自治”工作体系,将党组织建在业主委员会、网格、楼组上,做好“村改居”后半篇文章,整合盘活社区闲置资源,引导各类社区主体参与社区自治,建立业主、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人协调机制,促进居民业主更好地参与到社区公共服务空间的规划、建设、使用、管理等过程中,不断增强新居民、原村民、来穗人员、外籍人士的归属感、认同感。二是打造海珠区创新社区治理示范点。总结推广社区疫情防控治理经验做法,推动多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凤阳街打造“财政扶持+街道统筹+企业赞助+村社集资”模式,筹集300多万元资金,打造“两围一平台”智慧示范社区,建立“143”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机制。琶洲街构建“党建矩阵、服务矩阵、资源矩阵”,为17万多人次党员群众提供特色服务,形成党建引领“政—企—社”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机制。南华西街创造“1233”党建引领”熟人社区“治理模式,“阿春老乡热线”先后接听受理热线电话540多人次,成功解决居民困难110多件。海街打造“124”基层治理模式,动员辖内210个单位、1598名党员和622名志愿者参与党建引领网格化改革工作。三是着力完善基层协商治理机制。深化“有事好商量,请到议事厅”城乡社区协商“116”工作法,制定协商15项内容事务清单,成立94个社区建管委员会,探索建立旧城更新“共同缔造工作坊”模式,累计131.4万人次参社区协商,撬动社会资金4387.45万元参与社区建设;化解7529多个基层矛盾。推广电子化业主大会模式,建立3348个小区数据库,使用电子投票召开业主大会会议484次。四是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格局。加强社区动员体系建设,总结提炼广州市疫情防控期间社区治理经验和做法,按照居不漏片、片不漏楼、楼不漏户、户不漏人“四个不漏”原则,构建“社区(村)—楼(组)长—居(村)民代表—居民户代表”城乡社区动员组织体系,建立居民需求(问题)发现、上报、解决、反馈工作机制,组织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全市成立社区基金(会)64个,共筹集社会资金2100多万元,支持社区对接困难群众“微心愿”等50个项目。

  二、下一步工作

  目前,广州市社区服务体系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离居民群众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广州市民政局将会同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区凝聚合力,发挥广州市社区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积极作用,不断强化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用好用活社区闲置资源、场所,优化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深化构建“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一进一步优化社区空间建设紧贴社区、居民需求,结合城市更新工作,推进专业研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不断提升社区空间规划设计和运行能力,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建设力度,完善设施功能,提升社区生活品质。

  二是加快推进社区生活服务圈建设。以建设和谐社区(幸福村)为目标,以社区随约服务网上驿站等平台为抓手,构建线上线下有效衔接的社区治理服务体系,提高社区治理服务精细化能力。  

  三是大力加强社会协同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广州街坊”、社区协商、社区基金(会)、“时间银行”等多维度平台,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服务,构建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协同机制。

  非常感谢您对广州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民政局

  2021年5月28日

  (联系人:丁仁生,联系电话:83178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