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鹤虹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聚焦新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消费新需求 升级现代养老服务产业的提案》(第5003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放开市场、推动智能化养老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医养结合,聚焦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积极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9064”大养老体系,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大养老氛围,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广州市养老服务发展情况
(一)顶层设计逐步完善。将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智慧养老等相关内容纳入“十四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及人口发展及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推进《广州市养老服务条例》出台,通过规划引领和健全法规,进一步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培育壮大智慧养老产业链,促进智慧养老发展。
(二)医养结合深入推进。目前我市养老机构共有240间,床位7.29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60%,已运营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全覆盖,其中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91家。全市建成护理站113个、遴选70个试点单位,累计提供各类专业护理服务20万人次。174个街镇建立医养服务合作关系。医养结合机构107家。全市开设老年病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56家,100%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我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63.05%。我市有5例典型上榜2019年国家卫健委与世卫组织(WHO)共同开展的“医养结合在中国的最佳实践”。
(三)养老市场全面放开。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率先实现经营性民办养老机构与公益性民办养老机构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对本地、外地和境外投资者举办养老服务项目实行同等待遇,引导支持境内外企业和机构落户广州从事养老服务业。规范养老机构登记备案,申请设立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和养老服务企业,符合条件的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对养老服务企业实行分类登记管理,推进养老服务业企业登记规范化和便利化。搭建发展平台,举办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广州市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交流活动和广州博览会老年健康产业展,签署穗法养老服务合作备忘录。全市73%的养老床位由社会力量提供,设立香港独资、中法、中日合资合作养老机构4家,涌现出一批立足广州、辐射全国的品牌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力量成为我市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
(四)养老服务领域保险持续发展。一是修订印发《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试行办法》和《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协议定点服务机构及评估管理办法》,建立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基本生活照料服务项目、医疗护理服务项目的内涵及服务要求,研究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覆盖人群。二是实施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采用风险共担的商业保险模式,为符合条件的本地户籍高龄老人提供37项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和30项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待遇,实现本市户籍80周岁及以上参加医疗保险的重度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全覆盖。全市高龄照护商业保险定点服务机构共有221家,累计享受待遇超过5000人,累计报销金额超过1547万元。三是“银龄安康行动”全覆盖。政府连续4年为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极大地提高我市老年人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银龄安康行动”社会知晓面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2020年全市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投保216万人次,其中自付费48.5万人次。总体覆盖率连续三年保持100%,参保人数及参保率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
二、广州市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情况
(一)推进基层老年协会建设。我市自1996年起全面推进基层老年协会建设,指导村(居)社区组建基层老年协会,反映老人的心声诉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组织老年人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目前全市约有基层老年协会1230个,基层老年文体团队和老年活动室均超过2000个,日均活动人数近6万人。基层老年协会大多能通过自有场地或依托星光老年之家、日间托老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为老年人就近参加社区活动提供便利。印发《加强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规范性文件并落实创建示范性协会专项资金,市福利彩票公益金立项300万元,创建扶持30个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共带动63个基层老年协会完成法人登记。各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引导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因地制宜开展为老服务和老年互助服务。举办基层老年协会骨干专题培训班,指引推动广大基层老年协会积极参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等。新冠疫情暴发期间,黄埔区龙湖街何棠下村老人协会在会长、老党员何马球带领下,30余名老年志愿者协助村委、村联防队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为村民筑起防疫安全防线。
(二)鼓励建设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鼓励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星光老年之家、日间托养中心等利用现有设施场所以及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网络,打造为老服务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培育发展为老服务社会组织。符合条件的,纳入全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按标准分两年给予一次性资助,最高可达60万元;参加全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运营评估符合要求的,最高可获30万元年度运营补贴。目前,广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已开展“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综合示范平台项目”培育专项,通过项目培育方式探索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新模式,打造广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样本。
(三)打造公益创投品牌。自2014年起,依托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平台,每年重点定向资助为老服务类公益项目,项目“种子资金”最高可达50万元,支持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重点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内容。我局已连续7年共投入5336.8万元,择优资助了354个养老服务类项目,培育了一批专业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投身参与养老服务。其中,市医疗行业协会连续三年举办“仁医惠民 爱在羊城”农村特困老人健康关爱行动,共开展21场公益体检,覆盖我市涉农七区4400名在册特困人员(五保对象),建立个人专属健康档案1204份。
(四)优化发展环境。2020年,印发《广州市促进和规范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工作指引》,探索通过放开服务地域限制、拓宽筹资渠道、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等扶持措施,优化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大力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进一步激励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社会组织将养老服务做精做专。
三、广州市养老产业智能化发展情况
(一)做好健康养老政策终期评估。制定《广州市促进健康及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围绕打造千亿规模的健康及养老产业集群,从大健康全产业链中遴选出重点发展方向和着力推进的事项。通过规划引导和扶持政策,培育打造华南老年人智能用品、老年人健康用品、老年人辅助用品等专业市场平台和网上电商平台,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目前正在开展终期评估工作。
(二)推进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建设。2019年,我市推荐的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景宜控股(广州)有限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广州市越秀区建设街道办事处、白云街道办事处、农林街道办事处被评为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越秀区被评为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近日,我市推荐的广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柏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颐寿医疗养老有限公司被列为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名单。
(三)推广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2020年,我市推荐广州中科新知科技有限公司“心晓悠护Lite”(智能健康筛查设备)、广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家康智慧养老服务”、广州柏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爱牵挂老人智能安康手表S3 PRO”(手表类)和“互联网+智慧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养老机构信息化)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制定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5家;智慧健康养老产品推广目录产品4个;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推广目录服务2个。
(四)积极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按照“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坚持普遍适用与分类推进相结合、坚持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坚持解决突出问题与形成长效机制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我市在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上存在的问题,围绕老年人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等方面重点工作,提出了34项工作举措,以广州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名义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争取在2022年底前形成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长效机制。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深入推进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满足老年群众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全面放开市场、推动智能化养老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医养结合,聚焦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加快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民政局
2021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