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工作

广州市民政局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02188号建议答复的函

来源:广州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0-08-14 14:55:55 阅读次数:-

穗民案[2020]95号

李雪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养老机构建设的建议》(第20202188号)收悉。你们的建议瞄准民生热点,切合实际,市民政局高度重视,积极会有关部门研究办理,并与领衔代表李雪代表在8月7日、10日进行电话(微信)沟通。经综合各区人民政府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团市委共18个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广州市机构养老服务基本情况

  截至2019年底,广州市有户籍老年人口185万,老龄化率18.4%。面对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近年来,广州市着力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基本形成,惠及全市老年人的综合保障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20家,养老服务总床位超过7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连续5年达到40张,提前完成民政部“到2020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5-40”张的工作目标,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60%,医养结合率达到99%,机构养老服务市场规模化、标准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确定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医养结合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等试点地区。

  二、工作措施

  (一)优化规划,增加总量供给。一是实施《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2013-2020年)》、《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修编(2019-2025年)》,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5平方米的标准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打通利用既有房屋举办养老机构消防、规划的障碍,城市更新、新建小区按照4.5床每千人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目前广州市58.4%的床位分布在中心片区,老年人在中心城区就近养老的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二是从2013年起推动市区两级公办养老机构“1+5”新建、“1+6”扩建项目建设,全部项目建成之后,全市将新增超过1万张的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目前,市老人院(九龙院区)、海珠区老人公寓、天河区老人院、黄埔区萝岗福利院、南沙区养老院、增城区养老院等项目已相继投入运营,涉及床位7200多张,“一床难求”得到有效缓解。三是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出台《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通知》《广州市民办养老机构资助办法》《关于支持利用国有企业物业开展养老服务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放宽准入门槛,精简审批手续,持续优化机构养老服务市场营商环境,累计投入6.6亿元用于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支持国有企业和社会力量采取独资、合资、合作、出租等方式利用自有物业举办养老服务机构设施。目前,全市73%的养老床位、85.5%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95%的长者饭堂、84.48%的家政养老服务由社会力量提供,整体市场趋于成熟,结构趋于合理。四是开展城企联动普惠性养老专项行动,积极遴选推荐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企业纳入“百城百企”普惠养老服务专项行动扶持范围,支持相关企业项目申请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中央预算内财政资金补助,形成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养老的合作新模式。

  (二)聚焦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一是连续4年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全市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58家)占全省37%,五星级养老机构(21家)占全省的53%。二是持续提升医养结合水平,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99%,其中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和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数量达到87家,护理型床位占比60%,供给结构不断优化。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开展 “医养结合在中国的最佳实践”,我省有10例上榜,广州市独占5例。三是持续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瞄准老年人在家养老、就近养老的服务需求,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2019年建成30家具备全托、日托和上门服务等功能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既为失能(失智)、术后康复和有需要集中照料的老年人提供长期托养、临时托养、喘息服务,又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社区和家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间托老、上门照料、辅具租赁等服务。四是着力提升“家政+养老”服务水平,目前全市174个街镇级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已全部将生活照料列入基本服务,将服务对象从政府资助对象扩展至有需求的本市常住老年人,并依托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系统,对家政人员进行实名认证和无犯罪记录核查验证,合格者予以发放“安心服务证”(2020年将发放2万张)。各街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共吸纳1214名家政服务员就业,累计服务老年人7337人,共54.4万人次。目前,“家政+养老”服务已覆盖2758个村(居),覆盖率100%。持续提升标准化发展水平,制定《养老机构管理规范》《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等广州市地方标准,有力推行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服务安全基本规范等国家标准,服务更加精准,标准化趋势明显。

  (三)加强保障,提供消费支撑。一是在全国率先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重点解决需要长期护理人群经济负担问题,长期护理保险协议定点服务机构从试点初期的29家增加到183家,其中养老机构112家,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28家。目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已覆盖803.12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累计共有13252人享受长护险待遇,人均月支付2520元待遇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二是在全国率先实施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采用风险共担的商业保险模式为符合条件高龄老人提供37项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和30项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待遇,每人每月最高支付500元,实现了全市80周岁及以上参加医疗保险的重度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全覆盖。三是做好慢性病长处方工作,疫情期间对本市27个医保一类门特慢性病,经医生评估后可将单次处方用药量放宽至3个月,本市医保统筹基金、医疗救助金对按月度最高支付限额管理的一类门特调整为按季度限额管理,季度限额为月度限额的3倍。今年2月至5月,广州市共有105.15万人次的参保群众享受了长处方政策带来的便利,医保统筹基金累计支付3.14亿元。

  (四)形成合力,推进志愿服务。一是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老人,关爱老人身心健康。开展“邻里守望”为老志愿服务,通过“老人—青年志愿者”一对一结对的方式,定期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义诊、免费体检、心理抚慰等服务;开展“妈妈私房菜”志愿服务,志愿驿站青年志愿者深入全市48个社区,发动5000余名志愿者送餐448次,定期探访老人2260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达2万小时。二是组织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丰富老人晚年生活。目前全市有80间志愿驿站,常态化上岗志愿者中60岁以上有15,325人,奉献志愿时约33.1万小时;创建30个示范性基层老年协会和各类社区老年志愿服务项目,深入开展党员服务、扶贫济困、基础服务和社区治理。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广州市将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及对民政工作、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构建具有广州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大力推进城市养老机构建设,增加优质养老服务供给,争创全国示范,切实增强广州市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感谢你们对广州市机构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民政局

2020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