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动态 > 民政动态

白云区打造“云助福”综合救助服务平台持续完善“1+5”综合救助体系

来源:广州市白云区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4-08-27 16:26:33 阅读次数:-

  2021年,广州市白云区出台《广州市白云区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创新性提出构建有白云特色的“1+5”(即党建引领+政府兜底、数字政府服务、村社集体帮扶、慈善救助、社会服务)综合救助体系。2023年12月以来,白云区以省民政厅创建综合救助服务示范点为契机,打造“云助福”救助服务品牌,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工站、慈善超市、来穗人员服务站、家政中心等实体阵地建设“云助福·共助空间”,在党建引领下做强“共助空间”中心枢纽功能,推动多元力量参与救助帮扶,编织起以“云助福”为品牌的政社联动、多元共治、精准帮扶的立体化、规范化救助网络,持续完善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兜底有力的“救助+服务”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一)党建引领,发挥统揽全局作用

  一是建立四级联动的帮扶机制。以“党建+”为核心,以突破层级、部门、区域为目的,建立区、镇街、村社(居)、社会力量快速响应机制,形成镇街、村社(居)及各社会组织与特殊困难群体及其亲属、邻居的结对联系网络,建立基层党建与社会救助业务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形成“区—镇街—村社(居)—社会力量”四级联动帮扶机制,构建协同对接特殊困难群体需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渠道。二是打造全面立体的帮扶阵地。完成救助政策整合提升,将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救助服务整合到“云助福·共助空间”,形成包含16项救助政策、12类社会帮扶项目、76项社会力量服务项目以及5项就业激励举措组成的“云助福”惠民清单。设计具有白云区特色的“云助福”品牌logo,搭建“云助福”线下品牌馆,整合社会救助、家政服务、社工服务、来穗服务等多元帮扶服务,全方位满足困难群体政策落实、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等专业服务需求,在提升社会救助效率和覆盖面的同时提升群众对社会救助的认知深度和情感体验,打通基层救助服务“最后一米”。三是强化多方协作的帮扶力量。夯实“党建+社会救助”红色力量,通过党员“双报到”活动和“一带一”“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打造“基层党员先锋队+村社+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网格员+爱心企业+爱心个人”8支社会救助党员服务队伍,根据困难群众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精准且有针对性的救助服务方案,极大增强救助服务的时效性。

  (二)数字赋能,聚焦智慧救助服务

  一是为“主动救助”赋能。通过对接近10个业务系统,统筹、规划、整合、共享各救助部门的信息资源,全面掌握救助信息,精细配置救助资源,构建困难群众的个人“全息画像”,快速回应困难群众救助需求,为主动发现“沉默的少数”提供科学依据。今年以来,通过系统预警发现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129人次,及时推送给镇街跟进审核确认,实现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二是为“高效救助”赋能。依托广州市政务平台“穗好办”推行居住地统一受理,户籍地、就业地各负其责共同确认机制,在统一的经办程序下完成协同管理。利用大数据的实时性,为辖内4400余名服务对象打造全业务、全流程、全环节、全透明的救助,实现群众通过“人脸识别”即可完成授权申请,社会救助申请“足不出户”。今年以来,已受理8户次困难群众网上救助申请,办理网上复核4119宗。三是为“精准救助”赋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低保对象信息数据管理的难度增大,需要随时根据新状况动态管理救助待遇。通过智能信息系统的监测预警模块,上线办理进度预警、常态化核查预警、救助服务处置预警、资金发放及死亡信息预警等功能,实现了基于身份信息的专项救助内容、救助金额、救助额度的电子化动态管理,避免了虚假申报和重复申请,减少了人为操作的误差率,优化实时审批、自动核实、智能分析等功能,确保救助程序严谨、科学。今年以来,该区审核救助3.7万人次,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4489.3万元,无一漏发、错发,全部资金精准发放到位。

  (三)多元帮扶,构建救助服务网络

  一是充分发动村社帮扶力量。首创村社经济1:1帮扶机制,设立村社集体经济帮扶补助基金,各村社每年按上一年度集体经济年总收入5%以内计提困难群众补助金,对本村社的低保低收、特困人员等兜底保障困难群众,按现行白云区财政兜底保障救助资金的标准进行1:1补助。计提资金转入各村(联社)的资金专户统一管理,足额发放困难补助后,可用于其他集体福利事业。实现年均建档立卡1191户1975人,年均计提帮扶资金2987万元,有效提升集体福利事业发展水平。二是充分发挥社会慈善力量。搭建区—镇街—村居三级慈善网络,在实现24个镇街社区慈善基金全覆盖的基础上,全面完成404个村居社区慈善基金设立,总数位居广州市各区第一。推出“善暖白云”慈善品牌,不断完善“1+3+N”工作体系,即优化1个数字慈善平台,围绕“云助扶、云善行、云益动”3个重点服务领域,以N个慈善项目为支撑,链接认捐慈善金额超1亿元,组织开展数十个帮扶项目,点亮超3000个困难群众微心愿。三是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力量。一方面,发挥区内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商会等在社会救助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帮扶对接会等形式,探索搭建多方参与的社会救助平台,设立慈善帮扶、技术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等一系列帮扶项目。针对不同类型救助对象的不同需求,引导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合理的差异性服务,进一步提升救助服务效能,助力兜牢困难群众保障工作。另一方面,不断发展和优化志愿服务队伍,依托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平台,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信息化水平,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倡导志愿者、爱心人士与特殊困难群体结对帮扶,形成特殊困难群体帮扶供需双向互动模式,实现“时间换服务”“时间换资源”的社区志愿服务机制。全区现有注册志愿者44.1万人,志愿队伍2000余支,发布活动12.5万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