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投,暖席广州”!第九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于2022年6月30日正式按下启动键,141个公益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据了解,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是福彩公益金支持的品牌公益项目,于2014年首次开展以来,已连续举办九届。前八届创投活动累计资助1060个公益创投项目,资助总额超1.46亿元。
在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指导下,广州市民政发展研究中心、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于2022年9月2日在线举办2022年第三期广州社会组织讲坛,邀请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分享实践经验和思考。
发挥优势: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在往届活动的基础上,第九届公益创投活动完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遵循“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宗旨,从项目资助类别、评审评选标准上更加聚焦主责主业、聚焦特殊群体和群众关切,力争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这是我今天做的手工灯笼视频,帮我点个赞吧!”8月的一天,69岁的钗阿姨在老人活动群里召集大家去给她新发布的视频点赞。原来,钗阿姨已经参加了四期由广州市丰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的“教老年人使用新媒体技术开展乞巧技艺”的培训活动,学习数字化自媒体知识,现在已经能自己拍视频并进行剪辑发布了。年龄增长、身体衰老阻挡不了老年人与时俱进的步伐,该培训活动既能有效传承乞巧文化,又能让老年人融入数字时代,享受智能时代的便利。
目前,广州整体上步入轻度老龄化社会。为老服务是本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的重点服务领域,共有44个项目为老年人提供认知症照护、医养康养结合、居家适老化改造、临终关怀、支持融入数字时代等方面的服务。
“我自己负责一条饼干街的上货工作!”小林兴奋地对广州利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小林是一个22岁的女孩,被评为四级智力残疾。她与父母一起居住,林爸爸多年前因病瘫痪在家,日常生活和经济重担都落在林妈妈的肩上,小林迫切希望能为妈妈减轻经济压力。小林进入“点职通——障碍者支持性就业项目”后短短一个月时间,小林学习了职业素养、办公室保洁员、超市理货员、饮品冲调等课程,并经过利康社工中心的介绍,成功得到了一份超市的上货工作。就业不等于结束,利康社工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小林入职后,仍会继续提供帮助,协助小林适应并且胜任工作岗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助残济困不是单纯的给予,更重要是助力困难群体的能力提升。本届创投助残服务类和救助帮困类项目分别有24个和16个,赋能困难群体、打通就业渠道以及促进社会以融入,是本届创投的又一亮点。
海珠区素社街怡海社区的居民受电动车乱停放的问题困扰已久。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与社区党委一起走访社区,发现广州开始启动对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后,辖区电动车使用量大幅增加,电动车停放、充电以及行使安全成为居民关注重点。2022年7月,“幸福素社,和谐社区”——和谐社区创建项目启动,启创社工在怡海社区共收集150份问卷,了解居民对于电动车停放的需求。8月,社工与社区党委发掘9名社区能人参与社区议事协商,社区党委书记、生产社代表、物管人员以及社工就充电桩用地与方案进行了协商沟通。接下来,项目将继续通过居民议事协商方式,筹集社区资源推动加装电动车充电桩工作。
据统计,第九届公益创投中的141个创投主体共举办超过450场次活动,整合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社区基层、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等资源与力量,为全市11个区的低保低收对象、特困人员、独居长者、困境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八类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接地气的、受欢迎的暖心服务,公益热潮席卷广州。
守正创新: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砥砺前行
创投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背后的机制设计。市社会组织管理局负责人介绍道,第九届公益创投活动注重加强规章制度和培育机制的完善。
制度先行,优化项目评审立项机制。从专家遴选、评分标准、资金核定等进一步科学细化,制定发布《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评分标准(第九届)》等一系列文件,为项目评审提供制度化规范化保障。并且首次采取盲评方式,进一步确保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
强化宣传,拓展公益传播渠道。第九届公益创投活动注入多种文化创意元素,首次提出活动年度主题口号“公益创投 暖席广州”,并先后启动“益瞬间”摄影与短视频大赛、与荔枝集团联合推出“广州公益故事会”,储存广州城市公益记忆。
培育赋能,实施能力建设培训“拔节计划”。从思想认识、项目策划、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筹款募捐、宣传传播、安全管理、创优创牌等八个重点方向赋能创投主体,提升创投主体综合能力。
联动资源,开拓社会筹款途径。联系协调本地著名公募基金会等资源不断为创投项目“加油”,先后与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妇女儿童福利会、广州市昭阳慈善基金会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为第九届创投项目提供资金、资源、媒体宣传等多方支持。目前,已通过广州市慈善会、爱德基金会、深圳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推荐43个创投项目上线腾讯公益、广益联募平台,为项目在即将到来的腾讯99公益日筹款工作打下基础。
专家观点:公益创投关键在于培育赋能、撬动社会资源
公益创投和一般的项目资助区别在哪里?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代理秘书长项先冬认为,相比一般项目资助款,公益创投资金需要更加灵活宽容,建立明确的退出机制,更加注重陪伴成长。项先冬分享道,以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为例,大赛通过公开遴选和三级评审机制,选出符合创投目标的项目,之后的重点是投后管理和赋能环节,例如帮助项目伙伴制定成长方案,根据相关需求提供资源对接和培训支持,帮助他们建立多元筹资能力,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区治理是社会组织重要的参与场域。聚焦创新社区治理是本届创投的一大特色,申报的25个社区治理类项目全部立项,从乡村振兴、和谐社区构建、文化传承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角度切入,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切实推动社区治理。广州市番禺区慈善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邓红兵认为,在社区治理中,尤其要注重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动员辖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企业、社工、社区居民等多方力量联动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效能。
除了社会组织外,政府、市场等都是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活动的参与主体,在项目开展的全过程分别扮演着不同角色,通过项目支持,优势互补,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共创公投的新模式。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健认为,广州公益创投的政社合作模式带来的一系列革新,既保证了公益创投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建立了一个可供参照的样本。
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模式愈趋成熟,如何进一步发挥公益创投模式的资源配置作用和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是创投未来发展的关键。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军从六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优化公益创投资金使用和配置方式,努力提高创投资金的“活性”;二是科学设置创投赛道,加强行业统筹规划,促进项目之间的协同合作;三是搭建开放共享平台,建立项目库,引导社会多元资源投入,增强创投参与性;四是构建项目资助、专业赋能、资源链接为一体的支持机制,打造品牌公益项目;五是建立以创新性、持续性、影响力为核心的项目评审、评估机制,探索项目持续资助模式;六是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形成政府部门、慈善会、基金会共同推动的公益创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