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动态 > 民政动态

市安置中心:健全寻亲机制圆受助人员寻亲梦

来源:市受助人员安置中心 发布时间:2021-09-22 09:31:08 阅读次数:-

  帮助受助人员寻亲返乡、回归家庭,是广州市受助人员安置中心(以下简称“市安置中心”)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市安置中心始终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初心使命,今年以来,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受助人员这一特殊群体,不断健全寻亲工作机制,着力链接多方资源拓宽寻亲渠道,在受助人员“返乡归家”上做文章,切实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受助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目前,市安置中心已经帮助6名长期滞留的受助人员成功寻亲。

  一是全面构建联动寻亲工作机制。通过“123”工作举措提升寻亲效率,即:成立一个寻亲工作小组,社工部、安置服务二部、护理部等多部门联动,深入开展寻亲询问;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今日头条两个主要媒介及时推送寻亲信息,广而告之扩大寻亲知晓范围;借助公安部门DNA比对、指纹比对、人脸识别比对三种新技术手段,开展智慧寻亲。同时,积极主动链接各地民政、公安、残联、村居、公益组织等多方力量,凝聚寻亲合力。截至2021年8月,中心共发布寻亲信息400余条,发送寻亲协查函9份,寻亲电话联络130余次,完成寻亲信息识别、录入共计6718条,累计跟进有关键寻亲信息的个案25人,其中6名成功与家属确认,4名已顺利归家团聚。

  二是千方百计挖掘寻亲关键信息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建立健全寻亲问询机制,做到寻亲建档率100%,深度寻亲问询覆盖率100%。强化“三查阅四留意一研判”工作方法,即查阅档案资料、物品保管清单、寻亲记录;留意观察点滴日常交流、方言乡音、举止习惯以及音乐地图环境等感官刺激下的情感表达,千方百计引导受助人员开口说话、提笔写字、参与游戏,从中发现蛛丝马迹,提取关键信息;定期联合研判甄别寻亲信息,汇总寻亲个案跟进情况,开展寻亲工作组讨论会议,抓住关键寻亲信息;结合寻亲协查函反馈信息,甄别、核实信息;积极联络救助机构、公安、公益组织、社区村居等,多方合力研判甄别信息。截至2021年8月,安置中心已累计为433名受助人员建立寻亲档案,累计开展寻亲询问服务6718人次。

  三是多措并举减轻家属认领顾虑由于受助人员大多数是滞留多年的流浪乞讨人员,考虑到已确认亲属关系的受助人员家属面临失散多年且患有精神病史的受助人员时,存在的心理压力、经济困难、无人照料等多重压力,详细告知受助人员近况、习性特点、服药剂量,积极为家属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宣传普及相关的评残、低保办理等政策,减少家属的疑虑和担忧。此外,市安置中心还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受助人员归家后的生活,定期开展回访,协助其链接当地民政、医疗对口单位、社会公益组织,协助解决受助人员家庭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始终展现民政作为,传递民生温暖,让受助人员家属不再觉得“压力山大”。

  四是积极探索“社工+”寻亲服务模式。市安置中心大胆探索,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引进专业的第三方社工服务机构,探索“社工+”寻亲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社工专业服务人员在访谈、观察、建立关系的优势,加强寻亲信息收集、筛选、整理、甄别,建立健全寻亲工作流程和工作指引,进一步厘清寻亲工作流程。充分发挥社工机构与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力量的沟通协作渠道资源,积极链接更多寻亲资源。同时,引入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引导互动等专业手法,开设“踊跃积赞,榜上有我”“有球必WIN”“自我认知”等各类工作坊,在寻亲工作上逐步探索形成“社工+”服务管理体系,促进寻亲服务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