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广“社工+慈善+志愿服务”模式,通过建立社工服务站、社区志愿服务阵地等手段,联合69万名社区志愿者、全市120个慈善地标、201个社工站、2700多个社区参与,以服务惠民的方式撬动社区治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夯实基层社区志愿服务组织链。我市社区志愿者年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达400万人次、服务社区居民约200万人、志愿者服务时数逾1300万小时。
启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与居民共筑美好家园
据介绍,从2019年8月开始,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发动各志愿服务团队上线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累计发布了113场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共有5000余名志愿者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教、督导服务。由广州市志愿者协会、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主办,全市各社工服务站协办的“垃圾分类·志愿同行”主题志愿服务行动12月启动以来,全市各区社工服务站、志愿服务组织及志愿者广泛开展各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广大市民如果有意向加入行动,可以通过广州公益时间银行报名参加。
为志愿者提供保险保障,时间银行最高保额25万元
据介绍,从2020年1月1日起,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将免费为在平台上注册的全部志愿者提供意外保险服务,以“保基本、全覆盖”为基础,为志愿者在服务期间提供完善的意外保障,解决服务过程的后顾之忧。保险以“公益时间银行”平台注册用户为保障对象,包含全年任何时间加入的注册志愿者,主要涵盖志愿者参与活动当天的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交通工具综合意外伤害保险、人身意外伤害医疗保险等,最高保额达25万元。据悉,目前公益时间银行平台已注册志愿者达55478人。
实实在在服务,志愿就在“家门口”
据了解,我市已建立多支专业志愿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的服务。今年,通过“青苗计划”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共资助了46个社区志愿服务,涌现出“党建引领·慈善先行”北京街快乐福袋计划、“党建引领·义修践行”家电维修志愿服务等一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其中,“快乐福袋计划”以低保家庭、空巢长者、残疾人、困境儿童及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完成了100个福袋筹集,并以百家宴、出游、探访等形式,实实在在的提供接地气的志愿服务;家电维修志愿服务队伍以退休人员为主,成员中超半数为中共党员,在义修活动中,党员发挥带头作用,用爱心坚持恒常服务,参加活动次数最多,通过志愿服务、培训交流等过程,技术上互帮互学,身体力行,为省老干大学等27个社区的居民提供家电义修服务,让志愿服务就在“家门口”。
据介绍,我市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创新应用“时间银行”平台,整合全市社区志愿服务资源,通过社会创新促进社区资源的再流动,为提升社区志愿服务注入新动力、新活力。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平台自8月正式上线以来,志愿服务团队463支,上线活动2708个,提供近4万个志愿服务岗位,服务超24万人次,奉献志愿服务超6万小时,有效提升了社区志愿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下一步,我市还将继续发力,以组合拳形式在社会服务领域推广“时间银行”平台,集聚社会公益资源,逐步构建完善“家门口”志愿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社区志愿服务能级,引导更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支持并从事志愿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更加浓厚的志愿服务文化氛围,为居民广泛参与“家门口”社区志愿服务提供优质便利渠道。并将从以下几大方面推动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
一是全力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发动党员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大力培育发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发挥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先锋队和先锋站带头作用,全力推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常态化。
二是全力推进《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修订工作。继续抓紧抓实、稳步推进《广州市志愿服务条例》修订各项工作,完善注册、培训、记录、管理、激励回馈机制等配套制度,推动我市志愿服务立法工作落实行稳。
三是全力推动社区志愿服务阵地队伍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社区志愿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大力培育发展民政直属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一批听指挥、能战斗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助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展。
四是全力完善推广“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平台。健全优化“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功能,建立健全平台融媒体产品体系(app、微信小程序等);继续对接社区随约、广益联募等民生系统平台;联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专业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上线平台、提供资源,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应用项目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