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动态 > 民政动态

求职屡陷骗局,走投无路时救助站暖心帮他成功入职

来源:市救助管理站 发布时间:2025-05-22 17:34:11 阅读次数:-

  “我找到工作了,现在在东莞一家科技公司上班,收入挺不错。要是能早点了解求职防诈骗常识,也不会吃这么多亏。多亏你们帮忙,我才能顺利入职!太谢谢你们了!”5月10日,广州市救助管理站(以下简称“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拨通回访电话时,电话那头的小田声音中满是感激与释然,这段跨越广州与东莞之间的对话,勾勒出一个充满温情与希望的就业帮扶故事。

  时间回溯至不久前,来自重庆偏远山村的小田,遭遇求职骗局陷入生存困境,只身来到市救助站求助。据了解,小田高中就已辍学,因学历不高、技能欠缺,以往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更令人唏嘘的是,因年少无知时出借银行卡留下的不良信用记录,小田的求职之路更加屡屡碰壁。

  所以,当看到某中介公司“缴纳100元报名费即可推荐稳定工作”的广告时,长期困于零工状态的他仿佛抓住救命稻草。然而当他满怀期待赶到工厂,却在未经面试情况下直接被告知录用不了,中介公司更是以各种理由搪塞,让小田耐心等待。

  初次受骗的小田并未警觉,求职心切的他又转而在某求职APP充值300元以获取招聘信息,换来的却是无效招聘内容。随着积蓄耗尽,走投无路的他只能来到市救助站求助,此时的他已陷入“求职—受骗—再求职—再受骗”的恶性循环之中。

  “这是典型的求职诈骗!”救助站工作人员在听完小田的倾诉后,一语点破真相。为筑牢他的防骗意识,工作人员联合驻站社工化身“就业导师”,不仅逐条解读劳动合同法核心条款,还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等方式,系统传授求职信息甄别技巧和常见诈骗套路识别方法。小田这才惊觉,自己此前经历的,正是求职诈骗的典型案例。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在帮助小田识破骗局后,工作人员还根据他的个性特征和求职意向,精心筛选出多家适配企业,从岗位工作内容、薪资福利体系到应聘考核面试重点,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说明。临行前,工作人员反复叮嘱:“任何要求提前缴费的招聘,都要多留个心眼!” 这一金玉良言,成为小田求职路上的“安全指南”。随后,小田凭借在救助站学到的防骗知识和求职技巧,成功入职东莞这家科技公司。曾经因求职受挫陷入迷茫的青年,如今正以崭新姿态拥抱生活。

  小田的蜕变并非个例。市救助站在就业帮扶工作中,始终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的理念,多维度助力受助人员重拾信心,成功就业。一方面,依托专业资源为受助人员精准匹配优质求职信息,搭建起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定期举办干货满满的流动学堂,通过求职案例剖析与实用技巧分享,为受助人员筑牢求职“安全网”,帮助他们有效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与求职竞争力。

  数据见证帮扶成效。2025年以来,市救助站已累计开展20余场求职技巧培训,覆盖众多受助人员。针对30多名受助人员开展的“一对一”就业个案帮扶,更是直击个体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截至目前,已帮助8名受助人员成功入职心仪岗位,切实为身处临时困境的受助人员点亮职业发展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