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州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综合指导中心)携手越秀区民政局、越秀区卫健局、越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广州市家康社会服务中心,在广州市越秀区社区服务中心举办精神科普推广活动。作为“从心出发 向阳而生”——精神健康家庭教育X计划系列活动之一,此次活动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采用线上直播+线下参与的形式,分为科普讲座、互动体验、现场咨询三大环节,旨在为社区精神障碍康复者和普通市民提供多元化的康复与科普服务,进一步提升康复者的生活技能与自信心,促进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科普宣讲环节,专业医护人员和心理专家通过生动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精神障碍的基本知识、常见症状以及预防和康复方法。同时还普及了精神健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市民关注自身和家人的精神健康,营造理解、包容、支持的精神健康环境。
活动现场设置了多个特色工坊,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在“翰墨疗心・四维书写工坊”,参与者们通过书写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想法,在笔墨之间寻找心灵的平静与力量。工坊不仅注重文字的书写,更关注书写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与心理调适,帮助康复者提升专注力和情绪稳定性。“珠联OT・序列功能工坊”则聚焦于康复者的精细动作训练与认知功能提升。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手部操作活动,如珠串制作、拼图组装等,康复者在锻炼手部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同时,也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活动不仅具有康复训练价值,还为康复者提供了展示自身创造力和手工技能的平台。
在“音乐律动治疗小组”中,欢快的音乐旋律回荡在活动现场。康复者们在音乐治疗师的引导下,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身体、拍打节拍,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音乐律动治疗利用音乐的感染力和节奏感,激发康复者的活力与潜能,促进其社交互动和情感表达,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态。
“艾草锤园艺疗愈活动”则是让康复者们亲近自然,感受生命的活力。大家亲手制作艾草锤,不仅学习了园艺知识和技能,还在种植与照顾植物的过程中培养了耐心和责任感。园艺疗愈活动为康复者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缓解焦虑的空间,帮助他们在与自然的互动中重建自信,感受生活的美好。
社区精神障碍康复者们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相互交流、相互鼓励。一位康复者表示:“这些活动让我感觉自己不再孤单,有很多人和我一起努力康复。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新技能,也变得更自信了。”普通市民也在参与过程中增进了对精神障碍的了解,消除了误解和偏见,表达了对康复者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近年来,广州市民政局持续推动“精康融合行动”,在越秀区等地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康复活动,为康复者提供了家门口的康复服务,打通了精神障碍康复的“最后一米”。目前,该服务已实现全市镇街100%覆盖,惠及2300余名民政兜底服务对象。
广州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综合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服务群众的理念,不断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丰富康复活动内容和形式,持续提升精康从业者的能力素质,让康复服务更加贴心、专业,进一步减轻家庭照护负担,助力康复人群更好地融入社会,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为建设和谐、包容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