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与股骨干交界处的股骨大粗隆与股骨小粗隆之间的骨折,是髋部常见骨折之一,占髋部骨折的50%以上,多见于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Jensen分型
Ⅰ型:单纯转子间骨折骨折线由外上斜向内下,无移位稳定。
Ⅱ型:移位合并小转子撕脱骨折,但股骨距完整(股骨距是位于小转子深部股骨颈、体连接部的内后方的致密骨板)。
Ⅲ型:合并大转子骨折,骨折累计股骨距,有移位,常伴有转子间后部骨折。
Ⅳ型:3部分骨折合并小转子粉碎骨折,可出现股骨颈和大转子冠状面的爆裂骨折。
Ⅴ型:骨折后外侧和内侧不支持(III型和IV型组合)。
R 型:为反转子间骨折,骨折线由内上斜向外下,可伴有小转子骨折,股骨距破坏。
股骨粗隆骨折的因素 01 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因间接暴力导致,髋部骨组织以松质骨为主,负重量大,骨质疏松,骨小梁数量减少,股骨髋部生物力学结构削弱,遭受轻外力如滑倒、转身,使得髋关节旋转内收、股骨颈受到旋转和纵轴冲击力即可引起骨折。 02 间接暴力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因间接暴力导致,跌倒时肌肉的强力牵拉导致粗隆间骨折。 03 直接暴力 在跌倒时身体发出旋转,在过度外展或内收位着地,或跌倒时侧方倒地,大粗隆直接撞击,均可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1.手术治疗
髓内固定
髓外固定
2.术后康复治疗
阶段一:术后安全期(0-1周)
本阶段康复的重点在于处理疼痛和预防卧床相关的并发症。如:
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或肺动脉血栓栓塞、压疮、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通过监测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必要时及时对症处理,可以避免这些并发症,并开始早期康复训练。
踝泵运动:仰卧位或者座位,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并保持10s,再缓缓蹦直脚背并保持10s为一组动作。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仰卧位,伸直患侧腿,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用尽可能大的力度绷紧大腿肌肉再放松。
阶段二:恢复运动(1-4周)
仰卧位自主屈髋屈膝训练:仰卧位,患侧下肢伸直,足跟贴紧床面,做缓慢屈髋屈膝动作。
直腿抬高训练:仰卧位,双腿伸直,交替抬高。
蚌式开合:仰卧位或者健侧卧位,屈髋屈膝,脚后跟与背部在一条直线上,动作向上打开到最大幅度再合上。
阶段三:功能恢复(4-8周)
借助助行器进行部分承重过渡到完全负重的站立步行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