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州市救助管理站锚定“质量强站”目标,坚持以学促干,结合救助管理工作中心业务,通过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党委书记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党校老师作专题辅导、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见学、知识竞赛等方式,采用集中听课学、交流研讨学、检验考试学等学习形式,扎实有序推进主题教育,切实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救助管理工作实际成效。
着力提升救助寻亲工作硬实力。充分发掘“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寻亲机制潜力,依托寻亲能手,发挥“老魏工作室”品牌优势,科学设置寻亲流程,在“筛”和“查”上下功夫,采用“望、闻、问、切”问询四步法、生物识别、媒体推送、实地走访等方式进一步建立多元化特色寻亲模式;积极加强与属地部门沟通,推进联合救助模式,为受助人员尤其是年老受助人员积极解决寻亲返乡后生存、生活问题。今年以来,经过与属地部门积极沟通,已成功为7名受助人员解决返乡后安置问题。
着力提升受助人员就业竞争力。更加注重对受助人员的政策宣传讲解和劳动技能培训,新设立可容纳50人的多媒体教室,定期对受助人员开展救助流动学堂,今年以来,救助流动学堂已经开课44次,累计参加学习400人次。不断强化与人社部门、技术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主动协调广告业、餐饮业、安保服务业等多家企业为受助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创新救助管理新模式。目前,已经与8家企业建立就业合作机制。
着力提升宣传引导影响力。充分借助“一点三线五院”救助业务区域、日常街面救助、6·19“开放日”重要活动等,开展救助管理政策进社区宣传活动。依托救助业务新大楼,打造救助文化专栏。例如,设立以救助服务、寻亲故事、生活常识等为主题的“温馨家园”区;设立以就业指南、就业平台信息、面试技巧等为主题的“就业园地”区;设立以励志标语为主题的“励志长廊”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激励受助人员回归家庭、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