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解读
《广州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业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同意,由广州市民政局印发。现对《规划》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为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效能,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1〕56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粤府〔2021〕28号)《广东省民政厅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东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粤民发〔2022〕55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穗府〔2021〕7号),编制本规划。
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是指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社会多方参与,以社区(村)为基本单元,以社区(村)居民、驻区单位为对象,以满足社区(村)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生活品质为目标,以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网络和运作机制。规划重点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广州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是2021-2025年期间广州市城乡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性、基础性文件。
二、基本内容
本规划由9个篇章,29个小节构成。
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结合广州过去五年所形成的经验与服务品牌,梳理和总结广州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效。科学分析当前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深度研究当前发展环境所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第二章“总体要求”。主要介绍“十四五”时期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为:深化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机制,以居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农村社区30分钟优质生活服务圈为目标,以社区治理的“GPS”模式为抓手,建立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行职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服务体系。具体目标包括:社区服务运行机制更加顺畅,社区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社区服务更加可及便捷,社区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社区服务人才队伍更加壮大。
第三章“构建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巩固当前社区治理与建设中“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格局,从强化党的领导以及加强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入手,结合我市基层党建特色经验,不断巩固、创新、发展党对城乡社区治理的引领作用。
第四章“创新城乡社区治理机制”。分别从健全城乡社区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城乡社区法治和德治建设、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动员机制、健全社会协同参与机制、完善城乡社区融合发展机制等五个方面创新城乡社区治理机制。
第五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该章主要从提升城乡社区公共服务、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以及夯实公共安全与应急服务三大方面入手。其中,提升公共服务主要从健康服务、社会救助服务、重点人群关爱服务、养老服务、就业服务、教育服务、文化体育服务等七项服务内容展开。
第六章“加强‘1530’社区综合服务网建设”。围绕持续深化城乡社区生活服务圈建设,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农村社区30分钟优质生活服务圈,从深化生活服务圈、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完善便民利民服务三大方面发力。
第七章“发展社区志愿、社区慈善与社工服务”。主要从志愿服务常态化、慈善事业规范化、社工服务精细化、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第八章“加强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该章节主要从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和壮大社区专业人才队伍两个方面内容进行规划,促进社区人才共同推进城乡社区服务建设。
第九章“保障措施”。主要阐述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支持、强化经费保障、注重规划考评等内容。
三、《规划》亮点与创新
为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该规划的内容安排和立意定位方面有以下7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突显党建引领社区服务发展优势。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社区治理领导小组对社区治理工作的规划、领导和统筹。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整合各类优势资源,让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共同体。
二是注重突出广州特色治理经验。深入研究“十三五”期间工作成效,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可借鉴、能应用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广州特色社区治理“GPS”模式,形成了群防群治广州街坊、社区协商116工作法、“优势主导”五社联动、广州公益时间银行、长者饭堂等一批深受市民群众欢迎、走在全国前列的广州社区治理经验。
三是夯实社区组织动员体系建设。总结广州在抗击疫情
的工作经验,全市城乡社区在各级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居不漏片、片不漏楼、楼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原则,探索建立起“社区(村)-楼(组)长-居(村)民代表-居民户代表”的社区组织动员体系。在“十四五”规划中,将进一步夯实社区动员组织体系,形成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治理经验和做法。
四是完善社区专职人才培育体系。实施社区工作者能力
培训提升计划,成立面向社区工作者培训的社区治理研究机构,健全“有阵地-有人才-有体系”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培育体系,分层次、分主题、分时段进行梯队式培训,不断提高村(居)“两委”队伍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五是提出“志愿服务常态化,慈善事业专业化、专业服务精细化、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新做法。整合志愿服务、慈善资源、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等资源,激发各类志愿慈善资源在城乡社区服务中发挥作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打造广州“慈善羊城”新名片。
六是“四个一工程”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实施一
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一村(居)一心理咨询师制度,一村(居)一社区治理督导师、一村(居)一民政联络员制度,通过“四个一工程”整合多方专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服务。
七是科学设定指标。《规划》设定“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19项主要指标。其中生活服务圈建设、社区基金(会)、村(居)儿童主任专人专岗覆盖率等3项属于创新性指标,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数量、镇(街)范围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站点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的覆盖率等3项指标高于国家和省的要求。
四、具体情况如何进行咨询
如有疑问的市民可向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处进行咨询,电话:020-83178742,地址:广州市西湖路99号(邮政编码:510030),邮箱:sjcc@gz.gov.cn。
相关稿件